cpu多核的來歷,cpu性能與核心數(shù)的聯(lián)系
多核是指在一枚處理器(processor)中集成兩個或多個完整的計算引擎。核跟CPU的關系是:核屬于CPU的一部分。多核CPU就是基板上集成有多個單核CPU,早期PD雙核需要北橋來控制分配任務,核心之間存在搶二級緩存的情況,后期酷睿自己集成了任務分配系統(tǒng),再搭配操作系統(tǒng)就能真正同時開工,2個核心同時處理2“份”任務。與單核處理器相比,多核處理器在體系結構、軟件、功耗和安全性設計等方面面臨著巨大的挑戰(zhàn),但也蘊含著巨大的潛能。多核能利用集成度提高帶來的諸多好處,讓芯片的性能成倍地增加。多核處理器比單核處理器具有性能和效率優(yōu)勢,多核處理器將會成為被廣泛采用的計算模型。在驅動pc安全性和虛擬化技術的重大進程過程中,多核處理器扮演著中心作用,這些安全性和虛擬化技術的開發(fā)用于為商業(yè)計算市場提供更大的安全性、更好的資源利用率、創(chuàng)造更大價值。
1、線程數(shù):一般情況下每個核心都有一個線程,幾核心就有幾線程,但是intel發(fā)明了超線程技術,可以讓單核模擬多核心工作,intel的超線程可以讓單核心具有兩個線程,雙核四線程、四核八線程、六合十二線程。超線程技術能夠讓cpu性能大幅提升,效率更高。所以intel的雙核四線程處理器能夠和amd的四核比,四核可與八核比,但超線程只是模擬多核并不是真多核,所以還是有差距的,不過基于amd技術上的落后所以intel擁有超線程的處理器雖然核心少但性能卻更強。
2、核心數(shù):是指CPU的真實核心數(shù),是雙核就是雙核,是四核就是四核,至于線程數(shù),既可以跟核心數(shù)相同,也可以超過核心數(shù),超過核心數(shù)的就是模擬出來的。核心數(shù)二就是兩個內核的CPU。CPU的線程就好像是兩條流水線在工作一樣,在做多任務的時候,有超線程的會比單線程的工作程度快!!看你用什么建模和渲染器了。用3d max和vr渲染器,這兩個軟件對cpu要求比較高,cpu的核心數(shù)量和頻率越高,渲染速度越快。而顯卡只負責顯示圖形,渲染建模全都是用cpu計算的,gpu只負責顯示算好的圖像,而不是像游戲那樣gpu渲染圖像。雖然是cpu渲染顯卡也不能太低!如果模型超多的話顯卡壓力也是很大的。顯卡用9800gt級別的就可以了,cpu最好是intel四核的。
CPU核數(shù),即指的是CPU內核數(shù)量。CPU內核是CPU的重要組成部件,由單晶硅以一定的生產工藝制造出來的,CPU所有的計算、接受/存儲命令、處理數(shù)據(jù)都由內核執(zhí)行。常見的CPU核數(shù)有雙核、四核、六核、八核、十二核等。在內核頻率、緩存大小等條件相同的情況下,CPU內核數(shù)量越多,CPU的整體性能越強。比如3.8GHz的6核CPU就比3.8GHz的雙核CPU性能要強。在選擇CPU時,除了要關注CPU的內核數(shù)量以外,還需要關注CPU的代數(shù)、頻率、緩存級、功耗等。同時,也要注意CPU是否與所選的主板芯片組是否兼容。核心數(shù):是CPU系列術語,指處理器主頻提升上已力不從心,Intel和AMD在不用進行大規(guī)模開發(fā)的情況下,將現(xiàn)有產品發(fā)展成為理論性能更為強大的多核心處理器系統(tǒng)。
總的來說,CPU主頻與核心數(shù)作為決定處理器性能的核心參數(shù),CPU主頻越高越高,核心數(shù)也是越多越好,只不過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CPU主頻和核心數(shù)誰放在第一位,主要取決于用戶使用需求,并沒有統(tǒng)一的答案。我們對這些多核甚至眾核處理器進行了總結,可以看出挑戰(zhàn)不在于處理器設計本身,而在于互聯(lián)和編程。未來一款成功的眾核處理器,為開發(fā)者提供了一個簡單的向后兼容的編程模型,盡量減少互連的影響。這個目標并不容易實現(xiàn),很有可能人們最終不得不拋棄傳統(tǒng)的編程模式,直接面對眾核處理器的互聯(lián)和編程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