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機顧名思義就是機身輕巧便攜,造型緊湊規(guī)整的和卡片一樣的數碼相機。從數碼消費的明星機型到現(xiàn)在小眾的發(fā)燒產品,卡片機的變遷反映了整個數碼行業(yè)的變化趨勢。
要說卡片機中最知名的就要數索尼的T系列了。從T1開始這個系列就引領了卡片機的風潮,其中2005年發(fā)布的索尼T7更是摘得了最薄卡片機的頭銜,機身厚度僅為15mm,推拉鏡頭蓋的開關設計也被當年很多數碼產品競相效仿。
卡片機一只手就可以輕松掌握
T7的推拉鏡頭蓋的設計風靡一時
當時卡片機的標準配置是搭載一枚1/2.3英寸CCD,配置3倍光學變焦鏡頭以及2-3英寸液晶屏幕,觸控屏幕當時還不是相機的標準配置,因此在屏幕一側會有多個控制鍵負責操控相機。
佳能IXUS 95 IS
那個時候各大影像廠商均有自己的卡片機產品線,其中知名的有佳能IXUS系列、索尼T系列、松下FX系列、富士F系列、卡西歐Z系列。雖然都是方正的卡片造型,但是每家的設計語言也不盡相同。消費者挑選卡片機的時候,一般都是先看外形再看性能。除了在外形上做文章以外,卡片機的機身色彩也比較豐富,銀色、黑色比較適合家庭用戶選擇,而彩色的機身則更受年輕人的青睞。
以筆者個人的感覺來說,iPhone4開啟了手機攝影時代的大門。
那么傳統(tǒng)意義上的卡片機是從何時開始衰落的呢?筆者印象中是從2011年iPhone4發(fā)布開始的,這款手機的面世正式宣告了手機拍照時代的到來。視網膜屏幕,500萬像素后置攝像頭支持自動對焦,iPhone的出現(xiàn)讓傳統(tǒng)意義上的卡片機開始走向沒落。
三攝已經成為了目前以拍照為賣點的手機的標準配置
目前主流手機后置攝像頭都在兩千萬像素左右,并且具備廣角和長焦的拍攝性能,自動美顏、場景適配等功能讓普通消費者也可以輕松拍攝出好的照片。
俗話說窮則變變則通,傳統(tǒng)意義的卡片機不再受到消費者們的歡迎,性能更強悍的便攜相機開始出現(xiàn),雖然厚度增加了不少,但是因為依然是方正的卡片造型,因此很多消費者也習慣將這類便攜相機統(tǒng)稱為卡片機,算是后卡片機時代吧。
目前市場上的次世代卡片機都搭載了大尺寸的圖像傳感器,一英寸CMOS成為了起步標準,很多機型甚至搭載了APS-C畫幅的圖像傳感器,潛望式鏡頭因為光學衰減較為嚴重,因此外變焦直筒式鏡頭成為了各大影像廠商一致的選擇。佳能G系列、索尼黑卡系列以及理光GR系列是其中的代表產品。
雖然手機的拍攝性能也來越強,但是在畫質、功能性上新世代的卡片機還是有著先天的優(yōu)勢。因為體積的原因,手機現(xiàn)階段還不太可能放入更大尺寸的圖像傳感器,底大一級壓死人,更大的傳感器意味著更高的畫質、寬容度和控噪能力,因此如果將照片導入到電腦上放大觀看,相機和手機在畫質上就會高下立判。
現(xiàn)在卡片機所搭載的變焦鏡頭
目前手機具備一定的遠攝能力,但是因為鏡頭尺寸的問題,長焦端的畫質衰減是比較明顯的,而且在從廣角到長焦端的拍攝中,中間焦段并不是光學變焦而是數碼合成,而相機鏡頭從廣角端到長焦端是無縫光學變焦,拍攝效果自然更好?,F(xiàn)階段拍照手機要想完全取代便攜型相機還是不太可能,很多用戶之所以購買便攜卡片機,也是因為手機的拍攝性能并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
卡片機可以說是數碼相機發(fā)展過程中最重要的機種之一,曾經很多數碼達人的夢想產品就是一款外形新潮時尚的卡片機。在手機一統(tǒng)江湖的時代,如何延續(xù)自己的產品線,將優(yōu)勢整合放大是擺在很多行業(yè)產品線面前的一個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