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北京動物園需要另外買票才能參觀的大熊貓館,您會意外地發(fā)現(xiàn),首先看到的動物不是大熊貓,而是進門后右手邊的珍稀鳥類展區(qū),其中之一就是大鴇。
許多動物的名字都是不常見的字,不過,“鴇”字雖然平時不常用,但并不算生僻,大多數(shù)人都能從描寫明清或民國時期的文學作品中看到“老鴇”,也就是在妓院中組織妓女賣淫并從中牟利(有時亦自己接客)的女性,因此,這個名字使大鴇很“尷尬”。
但是,“鴇”畢竟是一個鳥字旁的字,最初指的顯然就是一種鳥類。
《詩經(jīng)·鴇羽》中有“肅肅鴇羽,集于苞棘”、“肅肅鴇行,集于苞桑”的詩句,用鴇在櫟樹、酸棗以及桑樹叢中肅肅地抖動翅膀的樣子,來形容人民生活的疾苦,十分真切而生動。
看來,古人給大鴇起的這個名字并無不妥。
其實,鴇與妓院聯(lián)系在一起是明朝以后的事情了。從那以后,人們才以訛傳訛,編造出鴇是“百鳥之妻”等荒誕的傳說,甚至還有“只要其他鳥類的雄鳥從上空飛過,其身影映在鴇的身上就算交尾了”這種更加荒唐可笑的說法。
實際上,我比較相信“鴇”字的另一種解釋:由于喜歡成群活動,古人認為它們總是集成七十只在一起的群體,所以在描述這種鳥時,用“七十”加上鳥,就組成了“鴇”字。
在動物園,您可以仔細地欣賞大鴇那頗有些“仙風道骨”的不凡氣度,尤其是雄鳥。
大鴇雌雄鳥體羽主要都是淡棕色,密布斑駁的黑色細斑紋。其中,雄鳥體長近1米,兩翼展開達2米以上,重10千克以上,最奇特的是下頦兩側(cè)生有細長而突出的白色羽簇,狀如胡須(圖1),所以俗稱“羊須鴇”。
雌鳥沒有這樣的須狀物,俗稱“石鴇”,其體形只及雄鳥的一半左右(圖2),二者相差十分懸殊。
圖1▲
圖2▲
如果您春天來動物園,也許就能欣賞到大鴇求偶的“舞姿”。
雄鳥在雌鳥面前一搖一擺地來回扭動,還不斷地發(fā)出“絲,絲”的聲音,并大幅度地翻轉(zhuǎn)其身體,四下里快步小跑一陣,再停頓片刻,盡情地炫耀,展示著自己的風采。
它抖松全身的羽毛,喉部膨脹成懸垂的氣囊,頸下裸露的皮膚也變?yōu)樗{灰色,并被豎起的頸下須狀羽分為左、右兩條。
在舞蹈的同時,它將尾羽直豎朝天,向雌鳥展示下面的白色羽毛,露出的越多、越白,就越受雌鳥的青睞。
大鴇另外一個“尷尬”事,是在生態(tài)類群中被劃分為“涉禽”。
事實上,它并不像鷺、鶴及鸻鷸類那樣依賴濕地,而主要棲息于開闊的平原、干旱草原、稀樹草原和半荒漠地區(qū),屬于陸棲鳥類。
它們身體壯實,有一雙粗壯的大長腿,奔跑時喜歡將頭和頸挺得很直,一副“昂首挺胸”的樣子,又似乎有些“呆頭呆腦”,頗有一點非洲鴕鳥的影子,甚至有“歐亞大陸的鴕鳥”之稱謂。
不過,它的腳上有3個粗大的趾,比非洲鴕鳥多一個;它的體形比鴕鳥小得多。另外,鴕鳥不會飛行,而大鴇卻能通過飛行進行長距離遷徙,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飛行鳥類之一。
事實上,大鴇與鴕鳥的親緣關(guān)系甚遠,而與鶴類較近,這也是它被列為涉禽的一個原因,而且從前一直在分類學上隸屬于鶴形目。
但是,與鶴類相比,鴇雖然也有長頸但較為粗壯,嘴也短,身體比較肥胖,腳雖長但更強健,且較鶴類為短,飛行時不像鶴類那樣突出在尾羽的后部。腳上有堅硬的鱗片,卻沒有蹼。
因此,在新的鳥類分類系統(tǒng)中,鴇類已獨立為鴇形目,我國僅有3種,除大鴇外,還有小鴇和波斑鴇,均僅分布于新疆。
在野外,大鴇的食物很雜,主要吃植物的嫩葉、嫩芽、嫩草、種子以及昆蟲、蛙等動物性食物,特別是象鼻蟲、油菜金花蟲、蝗蟲等農(nóng)田害蟲,有時也在農(nóng)田中取食散落在地的谷粒、玉米粒等。
它的性情十分機警而膽小,無論是雙腳站立或趴臥于地面上,總是伸直頸部及頭部,四下張望,觀察是否存在威脅,尤其防備來自空中的威脅。在動物園里,它也依然保持著這種習性。
北京動物園的大鴇從前被飼養(yǎng)在“雉雞苑”里。這里還同時飼養(yǎng)過波斑鴇。
波斑鴇的體形介于大鴇和小鴇之間,上體為沙皮黃色,頭部和頸部的顏色較淡,背部具有黑色斑點,頭上具有黑白二色的長形羽冠。頸側(cè)具有垂直向下的黑色和白色長形飾羽懸掛于胸前,而大鴇和小鴇均沒有這種飾羽。
其實,無論放在大熊貓館,還是放在雉雞苑,都不是展示大鴇最合適的地方,這也可以說是大鴇在動物園的一個“尷尬”之處。
在大熊貓館里,大鴇唯一不“尷尬”的地方,就是它的珍稀程度并不比大熊貓差,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大鴇以及小鴇和波斑鴇都被列為國家I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大鴇共有2個亞種,指名亞種在我國僅繁殖于新疆,因此我們通常說的大鴇都是指東方亞種(或者叫普通亞種),繁殖于黑龍江、吉林、遼寧西北部,以及內(nèi)蒙古等地;越冬于遼寧、河北、山西、河南、山東、陜西、江西、湖北等省,偶爾也見于福建,此外也有少數(shù)種群終年留居在繁殖地。
看上去,它的分布范圍不算小,但大鴇的野外種群數(shù)量已經(jīng)相當稀少,估計目前總數(shù)僅有幾百只。另外,只有北方的少數(shù)動物園里有人工飼養(yǎng)的種群。
大鴇在民間也叫做地鵏,并有“天鵝不如地鵏”的說法,從而使它們不斷遭到獵捕。此外,草原的過度開墾和過度放牧使它們喪失了適宜的棲息地;農(nóng)業(yè)機械和農(nóng)藥的大量使用直接威脅繁殖的雌鳥、卵和幼雛;人類各項生產(chǎn)活動的干擾間接影響大鴇的繁殖;草原及農(nóng)田附近架設(shè)的電力線以及偷獵等等。
努力消除這些不利因素,使這一珍稀鳥類得以恢復(fù)和發(fā)展,仍然任重道遠。
(本文圖片均為作者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