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 技術的研究,起源于鄧青云博士(Dr.Ching Wan Tang),他出生于香港,于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得到化學理學士學位,于1975年在康奈爾大學獲得物理化學博士學位。鄧青云自1975年開始加入柯達公司Rochester實驗室從事研究工作,在意外中發(fā)現(xiàn)OLED。1979年的一天晚上,他在回家的路上忽然想起有東西忘記在實驗室,回到實驗室后,他發(fā)現(xiàn)在黑暗中的一塊做實驗用的有機蓄電池在閃閃發(fā)光從而開始了對OLED的研究。到了1987年,同屬柯達公司的汪根樣博士和同事 Steven 成功地使用類似半導體 PN結的雙層有機結構第一次作出了低電壓、高效率的光發(fā)射器,并為柯達公司生產 OLED顯示器奠定了基礎。到了1990年,英國劍橋的實驗室也成功研制出高分子有機發(fā)光原件。1992年劍橋成立的顯示技術公司CDT(Cambridge Display Technology),這項發(fā)現(xiàn)使得 OLED 的研究走向了一條與柯達完全不同的研發(fā)之路。
1997年OLED由日本先鋒公司在全球第一個商業(yè)化生產并用于汽車音響。但是直到1999年,OLED唯一的市場僅為車載顯示器,2000年后應用才擴展到手機、PDA(包括電子詞典、手持電腦和個人通訊設備等)、相機、手持游戲機、檢測儀器等。2009年各大廠商開始將重心轉向AMOLED,致使AMOLED產值首度超越PMOLED。2013年LGD,SMD先后推出55英寸OLED電視。2017年蘋果十周年紀念手機iPhoneX采用AMOLED屏幕。所以OLED從首次商業(yè)應用到成功推出55英寸電視屏僅僅用了16年時間,而LCD走過這段歷程則花了32年時間,可見全球OLED產業(yè)發(fā)展非常迅猛。
1997年~2001年,OLED的試驗階段。在這段時期OLED開始逐漸走出實驗室,主要應用于汽車音響面板,PDA及手機方面。但產品很有限,產品規(guī)格少,均為無源驅動,單色或區(qū)域彩色,很大程度上帶有試驗和試銷的性質,2001年OLED的全球銷售額僅約為1.5億美元。
2002年~2005年,OLED的成長階段。在這段時期人們開始逐漸接觸到更多帶有OLED的產品,例如車載顯示器,PDA,手機,數(shù)碼相機,DC,頭戴顯示器等。但主要以10寸以下的小面板為主,10寸以上的面板也開始投入使用。
2005年以后,OLED開始走向一個成熟化的階段。
就目前的行業(yè)狀況來看,OLED目前已經度過了成長期,近年來OLED在電子產品顯示領域,正在逐漸普及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