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毫無實體鋪貨渠道的小米來說,一來降低了購買門檻,二來也節(jié)約了渠道成本,能夠更好地控制價格。
但根據業(yè)內人士拆機核算,每臺小米手機的硬件成本加稅應該在1300元左右,這還不算運營、研發(fā)、推廣的費用。這樣看來,小米的巨大銷量并不意味著巨額利潤。雷軍也曾表示,小米手機要打的是“電子商務、云服務、刷機等服務的仗”,即未來通過增值服務進一步實現盈利,但小米科技最受歡迎的軟件服務就是“米聊”,而這一款即時通訊軟件正受到騰訊性質相似的“微信”的巨大擠壓。究竟是放眼長遠還是“不賺錢賺吆喝”,答案還不得而知。
看服務:
后顧之憂誰解?
2011年底,小米科技與中國聯通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宣布正式推出聯通定制版小米手機,雷軍表示,聯通針對小米合約機的采購意向過百萬。本來“產不敷銷”的小米為何接下聯通大單,通過聯通拓展線下銷售渠道和網上銷售相配合自然是原因之一,但另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是,小米手機將因此進入聯通手機分銷商愛施德的全國售后服務網絡。
無論在互聯網銷售與營銷上怎樣“熟門熟路”,迅速膨脹的銷量依然給小米帶來了巨大的售后壓力,而這又必須依靠線下力量來解決。小米手機上市以來,漏光、掉漆、頻繁死機、通話破音等問題時有反饋,但直到2011年年底,全國只有7個城市有名為“小米之家”的服務站,而客服電話也很難接通,用戶問詢無門。
售后是否會成為小米手機的“短板”?1月15日,小米科技官方發(fā)布了《致米粉的公開信:小米正在全力改進售后服務》,表示將在2012年一季度把小米之家擴建至30個,同時將加速簽約授權維修點的布點,預計將擴展至25個省份超100個城市。在客服團隊方面,目前已由50人增加至150人,并將在2013年第一季度擴展為300人。在配送覆蓋方面,則宣布與順豐快遞、EMS合作,擴大送貨地域與提升送貨速度。
小米在公開信中勾勒出美好的藍圖,但這就必然意味著要在線下投入大量資源和資金,對于本身在供應鏈中就不占強勢地位的小米來說,是否能真正實現還有待時間檢驗。在小米手機的“奇跡”背后,是消費者對高性能智能手機實實在在的消費需求,但這樣的消費需求最終還要憑借靠得住的產品體驗和售后服務來支撐,從這一點來說,小米手機的未來之路遠非一帆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