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聽到不止一個朋友和網(wǎng)友告訴我,他們覺得長期使用耳機特別是入耳式耳塞后,漸覺聽力在下降。這真不是好消息。我不希望“耳機俱樂部”的燒友、耳機發(fā)燒友們,到了中老年,甚至還沒到中年,就已歸入聽力障礙的一族。在這里想特別提醒大家,用耳機聽音,特別是用入耳式耳塞聽音,請千萬注意聽音時間和音量,以保護聽力。
最為安全的做法,是在安靜的環(huán)境中使用耳機。特別是開放式耳機,盡量不要在嘈雜環(huán)境中使用,否則會不自覺地開大音量,以蓋過環(huán)境噪聲,這樣會增大耳機的聆聽音量,對耳朵的傷害是很大的。
按理說,在比較嘈雜的環(huán)境中,應(yīng)使用帶隔音效果的入耳式耳塞(或封閉式耳機),會比使用不隔音的開放式耳機更保護雙耳,但在實際上,現(xiàn)在的很多入耳式耳塞往往設(shè)計得低頻很猛,這樣假如不注意聆聽音量,那么過強的低頻能量在封閉的耳道內(nèi),會對鼓膜形成一定傷害性的沖擊。從這個角度看,開放式耳機由于不封閉耳道,即使低頻較強,對鼓膜的傷害也是較輕的。
所以用耳機聽音,最安全、最保護聽力的做法,是在安靜的環(huán)境中,使用開放式耳機。而最容易對聽力造成傷害的,則是:1)在嘈雜的環(huán)境中使用開放式耳機;2)使用低頻較猛的入耳式耳塞。
按理說,對耳朵安全的聆聽音量,判斷的標(biāo)準(zhǔn)是:在佩戴開放式耳機聽音時,還能聽到周圍的聲音,比如周圍人說話的聲音。但實際上,大多數(shù)人會覺得這樣的聽音音量是太輕了,用這樣的音量去聽耳機,大多數(shù)人會覺得“不夠響”,特別是對注重音效的發(fā)燒友來說,會覺得“不夠刺激”。
所以這時就有一個“要音效、要刺激”還是“要保護聽力”的問題。我注意過,耳機發(fā)燒友之間,各人的聽音音量是很不同的,有些人習(xí)慣于以很大的音量聆聽,比如大家是否還記得在某次上海耳機聚會上,那位把Stax靜電耳機當(dāng)喇叭使喚的燒友?他并不是故意要摧殘耳機,而是他的習(xí)慣聽音音量就是很大的。還有些人則習(xí)慣于以較低的音量來聽,比如我熟悉的“快樂小豬”童鞋。
耳朵和人的很多器官一樣,用得越猛,則你可以享用它的“壽命”越短。好比泰拳非常激烈和刺激,但泰拳手就平均只能活四十歲,打太極拳非常平和與“不過癮”,但卻可以幫助人健康長壽。在刺激和壽命之間,每個人可以自己做一個選擇。
另一個有影響的因素,是耳機/耳塞的具體素質(zhì)和聲音特征。一般來說,失真越大的耳機系統(tǒng),對耳朵傷害也是越大的,失真越微小的系統(tǒng),則對聽力傷害越輕。從這個角度看,盡量用聲音品質(zhì)高一些、失真度低一些、檔次高一些的耳機系統(tǒng),是對保護聽力有正面意義的。
耳機/耳塞的聲音特征,也是一個影響因素,特別是低頻特征。前面說了,假如是低頻很猛的入耳式耳塞,對耳朵的損害是顯而易見的。類似地,低音很猛的封閉式耳機,同樣有這個問題,因為它和入耳式耳塞類似,是封閉耳道的,這樣低頻能量“泄”不出去,在人的耳道這一封閉空間內(nèi),會對鼓膜造成明顯的沖擊和壓力。
我個人一直比較青睞開放式耳機。不僅聲音容易做得開放而自然,沒有封閉式耳機常見的音染,而且低頻也不易轟頭,對鼓膜的沖擊是較輕的。
耳機聽音的長處主要是細(xì)節(jié)和細(xì)膩,而非動態(tài)與低頻,在耳機聽音上不要過分注重動態(tài)和低頻。從保護聽力的意義上說,也是如此。如果經(jīng)常用耳機、耳塞欣賞大動態(tài)、剛猛、低頻強勁的音樂,對耳朵聽力的損害會加大,并非好事。耳機聽音,還是請更注重細(xì)膩、細(xì)節(jié)、清晰度、透明度,而避免多聽大動態(tài)吧。
我最后還有一句話想說——過度聽音造成的聽覺損害,是不可逆的。
不可逆的意思就是,一旦造成損害了,即使停下來靜養(yǎng),也沒有用了。
希望大家引為警戒。合理使用耳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