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編譯Google Android內(nèi)核的Linux源碼
這是之前自己在實驗室試驗時候的文章了,今天才發(fā)現(xiàn)還沒有發(fā)出來,就整理了一下放出。Google推出了Android平臺所基于的Linux的源碼,在之前的相關(guān)文章中我也提到了這一點,除了比較該內(nèi)核和標準內(nèi)核之間的差異外,我們還可以自己通過源碼來編譯出自己的內(nèi)核鏡像。雖然目前編譯出的鏡像是和默認鏡像一樣的,但是這步成功,會對以后的系統(tǒng)移植有極大幫助。
下面就是比較詳細的步驟。首先,我們知道,Android的默認硬件處理器是ARM的,因此我們需要在自己的host機器上構(gòu)建交叉編譯環(huán)境。來到CodeSourcery,(http://www.codesourcery.com/gnu_toolchains/arm/download.html)選擇ARM EABI 以及IA32 GNU/Linux,直接下載即可。然后從這里(http://code.google.com/p/android/downloads/list)獲得內(nèi)核源代碼,準備工作就完成了。
然后就是配置交叉編譯鏈并解壓縮源代碼。建議這里把交叉編譯工具的路徑添加到PATH中,以后也方便。
好,接下來就是常規(guī)的編譯內(nèi)核步驟了。首先需要配置文件。我們編譯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存在于Android運行系統(tǒng)中的proc目錄下,具體是/proc/config.gz,因此,需要將其導出來。打開模擬器emulator -console,然后在另一個終端下使用命令
adb pull /proc/config.gz ./
這樣,config.gz就被轉(zhuǎn)移到當前目錄下了。解壓縮,重命名為.config,放到kernel,也就是源代碼解壓縮后的目錄下,這就是我們編譯系統(tǒng)需要用的配置文件。
然后修改Makefile,指定成我們剛下載的交叉編譯工具:
CROSS_COMPILE=/home/windstorm/Work/Android/arm-2007q3/bin/arm-none-eabi-
另外,2.6.23的內(nèi)核增加的build-id在這里不能用,必須去掉
#LDFLAGS_BUILD_ID = $(patsubst -Wl$(comma)%,%,
$(call ld-option, -Wl$(comma)–build-id,))
如果不去掉,編譯出來的內(nèi)核有4.3M大,且模擬器無法加載。我還不是很清楚build-id在這里不能用的原因,知道的朋友請不吝賜教,謝謝。最后就直接make了。生成出來的鏡像自動保存為arch/arm/boot/zImage,用ll看,是和原始鏡像sdk/tools/lib/images/kernel-qemu的大小一樣的。
最后,就是通過emulator加載自己編譯的內(nèi)核,看看能否成功運行了。
emulator -kernel YOUROWNPATH/zImage
如果可以,恭喜你,自己編譯Android內(nèi)核就此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