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國外媒體報道稱,電池能對外提供電能可謂是家喻戶曉,可電池雖然有著極大的用途,但因這些能量來源于電池內(nèi)部的化學能,造成對外提供電能的能力受到限制,其壽命往往也不長。日前科學家研制出了一種“會呼吸”的電池,使其能在空氣與陽光之間自由的供電,其原理就是使這類電池采用了太陽能電池板,通過光電效應或者光化學效應直接把光能轉化成電能的裝置。只要被光照到,瞬間就可輸出電壓及電流,并且把多余的電能存儲起來。其基本原理與太陽能發(fā)電類似,但唯一不同的是 “會呼吸”的電池的轉換效率接近100%,然而太陽能電池板的轉換效率只能為80% 。
傳統(tǒng)的太陽能電池板雖然有著較大的用途,可以在白天吸收太陽能,然后將電能在夜間釋放出來,供給一些電器設備使用,通常情況下其效率較低,還有一些能量損失了,來自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化學和生物化學研究人員研制了一種新型太陽能發(fā)電技術,可以降低太陽能發(fā)電的成本,并提升電能轉換的效率,其核心裝置是涂有二氧化鈦納米棒的網(wǎng)格,其上分布著許多小孔,大約只有200微米的跨度,該裝置是新型太陽能發(fā)電技術的基礎。
當太陽能電池板在吸收光能的時候可使電池板內(nèi)部的過氧化鋰形成鋰離子和氧,鋰離子是具有正電荷的,因此許多來自太陽光照的能量存儲在其中,當電池放電時與來自空氣中的氧重新結合,形成過氧化鋰,于是這就形成了循環(huán)體系,能夠實現(xiàn)重復充電和放電。從某種程度上看,這個新型太陽能電池如同一個會呼吸的充電放電裝置,當它來自放電是就開始消耗空氣中的氧,如果是充電時,該電池相當于釋放出氧,用“會呼吸”的電池一詞形容這個裝置非常貼切。
目前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正在測試這款新型太陽能電池,在實驗室測試中,電池的壽命與市場上銷售的主流電池壽命接近,具備了潛在的商業(yè)化推廣的能力,如果該產(chǎn)品能進一步成熟,可極大提升目前微型電池的使用壽命,并提供更多的電能。該研究成果公布在《自然》雜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