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業(yè)和信息化部正式向中國移動、中國聯(lián)通、中國電信、中國廣電發(fā)放5G商用牌照, 標志著我國正式步入5G時代。
在5G推動以及國際標準的確立過程中, 以華為為代表的中國企業(yè),擁有5G標準必要專利(5G SEP)占比超過30%,毫無疑問,我國已經成為5G時代重要角色之一。
5G標準必要專利擁有者排行榜
說起5G,我首先想到的是:
據說速度快:下載速度是4G的N倍,速度很快,幾秒就能下載很多部電影。
據說延遲低:延遲從4G的50ms縮短到1ms。
目前關于5G的信息,更多的是和5G手機相關。
其實5G在諸多行業(yè),比如公共安全,教育,無人機,可穿戴設備,AI,汽車行業(yè)等都會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
在不久的未來,我們也許就看到大批量的5G在各行領域產品中運用。
作為近幾年在國內迅猛發(fā)展的智能家居行業(yè),同樣也會享有5G技術所帶來的革新:更高的帶寬/更快的速度以及更低的延遲。
是不是很期待?
智能家居現狀
在國內,比較出名的智能家居產品中,不得不提到小米生態(tài)鏈。小到人體感應器、指紋鎖,大到空調冰箱,都不乏小米的產品布局。
但是,目前由于缺乏相應的行業(yè)規(guī)范,不同廠商生產的設備通常并不能互聯(lián),碎片化相當嚴重。
小米的設備,就限制在與小米生態(tài)鏈的設備,并通過小米的APP聯(lián)動。盡管各大廠商都有開放平臺供第三方接入。但是缺乏統(tǒng)一的標準,這將使得使得一個設備要想接入不同的平臺,是非常耗時的。
為了解決這一弊端,目前有各路大神開發(fā)了諸如Domoticz, Home Assistant 的開源智能家居系統(tǒng),可實現不同廠商生產的設備之間的互聯(lián)。
5G + Smart Home
5G來臨之前,實現多場景自動化也面臨著以下困境:
1、 網絡延遲
在使用自動化實現想要的場景時,時長會發(fā)生設備響應延遲問題。主要原因是大部分設備都是通過WIFI 2.4Ghz連接,2.4Ghz的缺點就是信道干擾多,目前也有少部分設備支持5.0Ghz連接,但是5.0Ghz又面臨著信號穿墻能力差的問題。
2、處理速度
要實現人臉識別,就需要大量的運算,以及對網絡傳輸實時性的要求。目前雖然世面上已有可用的云端人臉識別API可用。但同樣受限于網絡傳輸速度。
3、組網能力差
目前智能家居大多通過WIFI,Zigbee連接,當設備越來越多時,就會導致各設備之間的通信,特別是當很多需要聯(lián)動的設備通過一個Zigbee網關時,就會進一步的導致延遲。
4、統(tǒng)一接口
真正的智能家居,網絡需要做到的是在各個設備之間的配合,甚至是不通過品牌型號之間的配合,雖然通過Home Assistant的方式目前可以實現各設備的互聯(lián),但是一旦廠家更新導致無法連入,自動化基本就失效了
5G的出現,不僅擁有比4GB更快的速度,更低的延遲,作為一個新興的標準,一切都可能。
5G將為智能家居行業(yè)提供更快的互聯(lián)網。
速度快,就意味著不必擔心自動化延遲高,設備響應慢。更快的速度也意味著攝像機等安全設備之間的通信更好,人臉識別響應更快,同時新加入的智能設備也不會影響當前已連接的設備穩(wěn)定性。
當然更快的速度,更低的延遲,如何更好處理功耗,針對諸如人體感應之類的設備,也是在5G時代,智能家居需要考慮并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