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ic電子網,今天,廈華電子發(fā)公告稱8450萬出售了其工業(yè)房地產,以緩解資金壓力,被業(yè)內人士形容為“救命交易”。
公告稱,公司于2013年6月13日在廈門與關聯(lián)方聯(lián)發(fā)集團簽訂了《存量房買賣合同》,將位于廈門市湖里區(qū)湖里大道22號的工業(yè)房地產以8450萬元轉讓給聯(lián)發(fā)集團。該項資產的評估值為7507.39萬元。
廈華電子表示,由于受市場需求增長放緩、彩電市場價格大幅下跌及人民幣升值等多重因素影響,截止2013年5月31日公司銷售收入較去年同期下降50%以上。公司為盤活資產、緩解流動資金壓力,決定出售上述資產。
廈華表示,本次出售資產扣除相關交易稅費后的收益計入當期損益;可為公司帶來約8450萬元的凈現(xiàn)金流量,緩解公司資金壓力。
“這是廈華電子不得不進行的一場救命買賣。”有市場分析人士對家電消費網表示,今年前五月,我國彩電出口量、出口額均低于去年同期,銷售量降幅近15%,彩電出口形勢嚴峻。以出口彩電為主的廈華電子出售房產,可緩解資金壓力。不過,該人士認為,賣房產自救顯然不是長久之計,廈華只有形成新的生血機制,實現(xiàn)市場的良性循環(huán),才能徹底拯救自己。
據了解,廈華電子在2010年、2011年、2012年凈利潤分別為約6443萬元、1450萬元和1321萬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約6142萬元、1058萬元和973.42萬元。有證券機構分析師對家電消費網表示,廈華電子去年的扭虧并非業(yè)績上的好轉,而是一種“意外之財”,不具備持久性。特別是今年下半年彩電出口難以樂觀,這對定位于做大代工業(yè)務,依賴彩電ODM出口業(yè)務的廈華電子來說無疑是一場生死大考。
廈華曾和海信、TCL、康佳、長虹等并稱中國七大彩電品牌。廈華1985年以來,以接外銷的訂單為主,一直是中國CRT(顯像管)彩電出口的領頭羊,在與東南亞一些國家以及墨西哥、土耳其等國企業(yè)的競爭中也一路領先。廈華電子在2003年和2004年也曾連續(xù)兩年出現(xiàn)虧損,后恰逢彩電行業(yè)從傳統(tǒng)顯像管彩電向平板電視轉型,當時廈華憑借“船小好調頭”的優(yōu)勢成為國內最早轉型改攻平板電視的企業(yè),這使得廈華在2005年利潤大增起死回生。
2005年底,廈華易主臺灣著名液晶面板制造商中華映管。隨后由于平板電視市場競爭激烈,廈華在2006年再度虧損5.2億元,成為平板時代首家全面報虧的中國彩電企業(yè)。
而世界五大液晶面板生產商之一的“中華映管”入主后也沒有改變廈華虧損的命運。2007年廈華電子的全年虧損仍高達3.89億元。由于連續(xù)兩年虧損,2008年5月,廈華電子戴上“﹡ST”的帽子。因2006、2007、2008連續(xù)三年虧損,廈華于2009年5月27日起暫停上市。2009年廈華凈利潤達1.02億元。2010年5月,廈華在上交所恢復上市,股票簡稱ST廈華。2013年3月廈華電子摘帽,股票簡稱由“ST廈華”變更為“廈華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