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8日,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發(fā)生7.0級地震。然而,小編在心系四川同胞安危的同時發(fā)現,在地震發(fā)生后的十幾分鐘后(即8月8日21時37分15秒),中國地震臺網機器人自動完成稿件編寫,全程僅用25秒便出稿540字,并配發(fā)4張圖片,內容包含速報參數、震中地形、熱力人口、周邊村鎮(zhèn)、周邊縣區(qū)、歷史地震、震中簡介、震中天氣8大項。
25秒的時間,當小編還在處在驚愕中時,機器人已經迅速整合信息資源,完成540字的稿件。難道,小編這是要失業(yè)的節(jié)奏嗎?
地震發(fā)生的18分鐘后,基于對地震信息的高度關注,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在由“中國地震臺網”官方微信推送的通報中,最后一段寫到“以上內容由機器于2017年8月8日21時37分15秒自動編寫,用時25秒”。實際上,機器人寫稿早在去年就已在網絡上掀起一番不小的浪潮。
這不僅是發(fā)布時間最早的一條地震速報,而且內容豐富詳盡,各種參數應有盡有,同時還配發(fā)圖片。由此看來,在利用智能、算法和數據處理等方面,機器人寫稿相比傳統(tǒng)媒體確實有著極大的優(yōu)勢。事實上,隨著大數據計算等人工智能科技的高速發(fā)展,“機器換人”的話題已經被各大媒體炒的熱火朝天,就寫稿機器人而言,各方呼聲褒貶不一:
要我說,寫稿機器人不僅搶了人類“飯碗”,未來還可能全面取代人類,應當極力抵制。
依我看,寫稿機器人不僅節(jié)省了時間、勞動力,更是未來智能化時代的大趨勢,應推崇鼓勵。
其實,無論機器人智能化水平達到如何高的層面,終究只是輔助人類,提升人工生產效率的工具。就拿這次四川九寨溝地震事件來說,盡管寫稿機器人所撰寫的稿件內容一應俱全,但是關于此次地震的詳細原因并沒有描述,原因為何?目前大部分機器人稿件主要是通過現有數據、資料,快速搜集加工編制而成,而寫稿機器人本身并不具備思考分析能力,這也就是人類區(qū)別于機器人的獨特之處。
“機器換人”替換的不僅是體力活
自AlphGo在圍棋大戰(zhàn)中大勝世界著名選手李世石之日起,便意味著在未來的幾十年演化中,機器人不僅將逐漸替代人類重復、枯燥、機械的體力活,甚至替代具有高精度、高腦力的勞動。過去機器代替了人手,而人工智能的革命將替代人類大腦。
《紐約時報》曾發(fā)表了一篇對GoogleBrain團隊的深度報道,在這篇名為《A.I.的偉大覺醒》的文章中,作者劉易斯-克勞斯(Gideon Lewis-Kraus)介紹了谷歌如何運用人工智能技術改造了谷歌翻譯,以及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將如何徹底變革計算機。
文中指出,人們對于人工智能的認識在不斷地發(fā)生變化。對于十幾年前的人們來說,谷歌地圖絕對是一個有說服力的人工智能范例,它可以做到任何一個會讀地圖的人類所能做到的事情,并且更加快速和準確;它還可以做到普通人做不到的事情,比如評估交通狀況、計劃最優(yōu)路線等等。然而在今天的人們看來,谷歌地圖只能接收直接的指令并盡量高效地滿足這個需求,我們對人工智能的期待顯然在提高。
“人口紅利”消失,無人工廠上線
自從人工智能出現后,“人口紅利”不再是中國工業(yè)自動化領域的優(yōu)勢,“機器換人”成為工業(yè)未來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其為制造業(yè)企業(yè)帶來的最大便利就是使企業(yè)生產效率大幅提升。傳統(tǒng)制造業(yè)在產品生產過程中往往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進行搬運和周轉,效率極低。隨著智能制造浪潮來襲,傳統(tǒng)制造業(yè)要想繼續(xù)生存,轉型升級勢在必行。
海爾無人工廠便是一個最好的例子,為滿足不同用戶的定制需求,海爾打造出一條可柔性選配產品、擴展加工能力、換模相應需求的自動化生產線。在工業(yè)4.0浪潮席卷全球的情況下,海爾無人工廠成為中國制造2025率先落地的最佳樣本。原本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傳統(tǒng)流水線,升級為全自動化的機器人后,生產效率大大提升。
小編個人認為,“機器換人”的發(fā)展是循序漸進的。“機器換人”最終確實會使一部分工人下崗,但新技術出現后再淘汰部分勞動力的同時,也創(chuàng)造了新的更高層次的勞動力需求。對于企業(yè)而言,加快專心升級必然會使企業(yè)經理一段時間的“陣痛”,資金和人力等方面的制約也不可避免,在“機器換人”成為大勢所趨的情況下,制造業(yè)企業(yè)在這個風口浪尖上,應把握有利時機,主動謀求改變,讓“機器換人”成為企業(yè)發(fā)展的一把利劍,在中國制造的前進之路上劈波斬浪、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