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水潭醫(yī)院的大夫在骨科導航機器人(右)的輔助下往病人的股骨頸植入空心釘。
左手抓著兒子,右手扶著床沿,77歲的李淑清老人慢慢站起來。“嘿,真沒事。行了,不需要你了。”話還沒說完,她已經撒開了雙手。陽光照在臉上,兩天前左腿股骨頸骨折的陰霾一掃而空。
就在8年前,李淑清的右腿股骨頸也發(fā)生過骨折,當時換了一個人工關節(jié)。“走路久了,嘎巴疼。”這一次骨折后,她受傷的股骨頸上打了3根釘子。李淑清說,這次用上了“高科技”,手術一小時就做完了,拉的刀口才一個指甲大。
李淑清口中的“高科技”,是一臺骨科導航機器人,去年獲得了國家醫(yī)療器械注冊許可證,成為我國第一臺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醫(yī)療機器人。
股骨頸骨折,是老年人常見的骨折之一。在北京積水潭醫(yī)院,像李淑清剛接受的空心釘固定手術,一個大夫有時一天就要做七八例。
記者在手術室外目睹了整個手術過程。這臺機器人1米高,上面有兩只可移動的機械臂。大夫將導針和空心釘安在機械臂上,機械臂會根據電腦指令自動調整好位置和角度。大夫需要做的僅僅是,在手術前根據一張患者患處的電子三維圖做好規(guī)劃。
在沒有導航機器人以前,大夫得依靠X光片和肉眼,在股骨頸靠近表皮的部分徒手植入3根釘子,將骨折的兩頭固定在一起。手術要求這3根釘子必須平行排列,不能交叉,而且釘子的尖端不能從骨頭中出來。
肉眼看不到釘子打的情況,因此在手術中需要經常拍X光片。“平均五六十次,多的話要拍一兩百次。”李淑清的主治大夫王現(xiàn)海說,拍X光片會影響病人和大夫的健康。但這還不是最致命的。“如果釘子沒打好,需要重新打,這會破壞植入點附近的骨質,對于病人身體恢復影響很大。”
我國每年都有病患者因為股骨頸手術失敗,導致股骨頭壞死而癱瘓或死亡。如今,使用骨科導航機器人,手術中拍X光片的平均次數為14.9次,比傳統(tǒng)方法少了40次以上,而且植入精度在1.5毫米以內,一次成功率100%。
骨科導航機器人研發(fā)過程
骨科手術,特別是股骨頸手術精度要求高,我們能不能開發(fā)一臺可以精確定位的骨科導航機器人呢?
本世紀初,積水潭醫(yī)院創(chuàng)傷骨科主任王滿宜向王田苗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王田苗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器人研究所所長、國家863計劃機器人技術主題專家組組長,是國內機器人領域的權威專家。
“雖說目前世界上尚未出現(xiàn)用于創(chuàng)傷骨科手術的機器人,但在技術上我覺得是可以實現(xiàn)的。”王田苗回答得斬釘截鐵。
說做就做,王田苗帶領的團隊與積水潭醫(yī)院合作,開始了研發(fā)。從長骨骨折髓內釘鎖空到股骨頸空心釘內固定,再到骶髂關節(jié)螺釘手術,一個個難關被攻破。
由機器人定位植入點,一個前提是將股骨頸的平面X光圖片轉換為三維立體數據,以便移動兩只機械臂進行定位。
研發(fā)團隊采用雙平面定位算法,通過一正一側2張X光圖片,得出股骨頸的三維數據。有了三維圖,大夫可以對空心釘的植入位置和方向在計算機上進行規(guī)劃,并得出植入后的仿真效果圖。
得出仿真效果圖僅僅完成了第一步,將大夫規(guī)劃的路徑精確實施才是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開始的時候,還沒有用上自動機械臂,必須是手工來移動機械臂,不斷用卡尺驗證數據。”參與試驗的積水潭醫(yī)院骨科主治醫(yī)師蘇永剛說。通過一次次數據驗證,這才有了機械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