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正面回擊泰國罰金事件:已經(jīng)按期交付
顯然,在泰國CAT與華為這個涉及金額龐大的罰金事件中,“買方”對分歧的意見顯得更為高調。
8月28日,泰國CAT電信公司董事會公開向海外媒體表示,由于華為未能按期交付一個總價值71億泰銖(約合人民幣16億元)的CDMA網(wǎng)絡。CAT董事會目前尚未透露具體的罰款金額,稱將于9月11日正式宣布。據(jù)海外媒體報道,有CAT高管透露,華為面臨的處罰甚至會達到該網(wǎng)絡的總價值的近三倍,達200億泰銖(約合人民幣46億元)的罰款。
8月31日,一向低調處事的華為終于打破沉默,對于CAT公司以及媒體的報道向本報作出正式回應。
華為公司稱,已經(jīng)按期向CAT交付了CDMA網(wǎng)絡,并通過CAT的初驗。目前存在爭議的是作為附加功能的免費升級服務(將CDMA 2000 EV-DO 從Revision 0升級到Revision A),此部分對網(wǎng)絡的正常運營不存在影響,
華為同時堅持認為,“華為與泰國的公司均是商業(yè)往來,與政治沒有關系”,此外,華為稱,雖然泰國政府已經(jīng)換屆,“我們的業(yè)務仍然保持良好的發(fā)展勢態(tài)。因為公眾對通訊的需求是不會改變的,大部分的外國投資者對泰國的經(jīng)濟是充滿信心的,華為也是一樣。”
本報采訪的包括中興海外人士、信產(chǎn)部電信研究院電信專家陳金橋在內的眾多業(yè)界人士皆認為:該事件不排除CAT出于運營成本考慮向設備商“爭取更多優(yōu)惠的動機”,“協(xié)商解決可能性比較大”。
華為正面回應
8月31日晚,處在事件漩渦中心的華為公司就泰國罰金事件向本報做出正式回應,回應主要包含四點內容。
1. 對有消息稱CAT將對華為進行巨額罰款,華為感到非常吃驚,華為還在進一步與CAT進行溝通;
2. 華為按期向CAT交付了CDMA網(wǎng)絡,在合同期限內,所有站點都安裝調試完畢,已經(jīng)通過CAT的初驗。自2007年1月26日(合同規(guī)定的交付時間)起,該CDMA網(wǎng)絡已經(jīng)正常運行,具備商業(yè)運營的條件。并且現(xiàn)網(wǎng)已承載用戶;
3. 存在爭議的是作為附加功能的免費升級服務(將CDMA 2000 EV-DO 從Revision 0升級到Revision A),此部分對網(wǎng)絡的正常運營不存在影響,雙方的爭議只在于該業(yè)務的交付時間點。在合同中,對該業(yè)務的交付時間點有不同表述。
4. 為保證該項目的成功,華為和CAT雙方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就有爭議的部分目前雙方正在進行積極的磋商。
受泰國政局變動波及
“據(jù)我們了解,泰國市場華為做得不錯,每年有超過兩億美金的收入。這次罰金事件根本原因還是在合同條款的苛刻承諾上,受泰國政治變局的影響可能還只是一個局部。”
中興通訊一位市場人士8月31日告訴本報說,他詳細閱讀了泰國當?shù)氐膱蟮?,從引發(fā)罰金事件的由頭看,泰國CAT電信公司指責華為未按期交付一個CDMA網(wǎng)絡的主要支撐理由的確是關于網(wǎng)絡的升級問題。該人士說,從招標時就指出,該網(wǎng)絡是一個“CDMA2000 1X+CDMA2000 EVDO”的組合網(wǎng)絡,CDMA20001X是2.5G網(wǎng)絡,而CDMA2000E-VDO是3G網(wǎng)絡,該人士說,網(wǎng)絡從2.5G向3G升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該中興人士認為,合同約定中關于升級時間的交接的含糊是導致CAT大動干戈的直接原因,而他猜測說,泰國前總理他信的下臺,CAT管理層變動也或多或少影響到了買賣雙方對合同的理解。
該中興通訊人士說,根據(jù)海外市場“類似的經(jīng)驗”,運營商做出此舉,通常會要求“免費送一些設備和服務”。
實際上,從2005年CAT電信公司開始招標CDMA項目至今,泰國政局經(jīng)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這種變化前后,華為在CAT公司中的待遇有些冷熱不均。
CAT成立于1977年2月25日,是泰國兩大國有電信公司之一。CAT主要處理國際話務和遍布全國的傳送網(wǎng)絡,此后,CAT成為泰國最大的國際話務運營商,處理數(shù)據(jù)衛(wèi)星通訊和CDMA。2003年8月1日,CAT分拆出“泰國郵政”和CAT電信(CAT Telecom)兩家公司。而與華為公司業(yè)務往來的即為CAT電信公司。
在泰國移動通信領域,GSM居絕對統(tǒng)治地位,泰國目前最大的移動運營商AIS和另外的兩大移動運營商DTAC和TA Orange都采用GSM技術。CAT電信和其同為國有的兄弟公司TOT(前Telephone Organization of Thailand)共同提供GSM服務,之后為了促進電信競爭,CAT電信與和記電訊合資后開始進入CDMA運營。
按照泰國媒體報道,CAT電信過去在業(yè)務運營方面的決策與泰國前總理他信有著密切關系。公開資料顯示,也就是在他信任期內(2001-2006),華為于2005年1月24日下午2點成功擊敗了競爭對手愛立信、摩托羅拉以及中國公司中興通訊。“這在當時,業(yè)內認為是一件很震驚的事情。”一位電信設備商人士說,此前,無論是國內市場還是全球市場,華為的優(yōu)勢一向在GSM業(yè)務,而非CDMA,而CAT公司CDMA一役為華為樹立了一個CDMA規(guī)模建網(wǎng)的典型成功案例。
他信的下臺改變了CAT的運營方向:在他信主政時期,其曾推進CAT電信通過在泰國的證券市場IPO進行部分的私有化,該進程在2006年9月19日他信政府被武裝推翻后宣布取消,此后,新上臺的素拉育當局宣布了CAT與TOT合并的計劃。
而究竟他信的下臺對華為與CAT的合作是否產(chǎn)生影響,前述中興人士認為,2005年華為勝出時,中興亦感到驚異,但是按照當時華為的“出價”,可見華為已提早作出勢在必得的準備,并非完全是他信的影響。
依然看好泰國市場
“泰國一直以來是華為的重點市場。今年泰國被定位成華為東南亞地區(qū)部的總部。”華為向本報表示,該事件不會改變華為在泰國市場良好的發(fā)展勢頭。
華為提供的數(shù)據(jù)顯示,華為1999年開始在泰國開展業(yè)務,2001年正式注冊華為泰國子公司,即泰國華為,下設技術支持中心、培訓中心、物流中心。華為與泰國幾乎所有的主流運營商都建立了合作關系,包括國有背景下的CAT、TOT,以及非國有的AIS、TRUE等。而華為歷年曾一再提到的在海外與運營商共發(fā)展的經(jīng)典案例是,在泰國后起的TRUE公司,在與華為展開合作后,快速在全國建設了寬帶網(wǎng)絡,與華為的合作使TRUE成為了“泰國用戶增長速度第一的運營商”。
華為目前在泰國市場累計銷售已超過10億美金,累計納稅超過1000萬美金。目前華為泰國員工總數(shù)超過400人,其中泰籍員工比例約為80%。[!--empirenews.page--]
華為一位海外員工感嘆稱,盡管一向低調的公司甚少對外提及海外市場的艱難,但是“海外市場絕對是一件考驗資金、耐心和智慧的事情”。
這中間包括,必須全面融入當?shù)匚幕?,以泰國為例?005年底華為投資2000萬美元在首都曼谷興建培訓中心,已經(jīng)提供超過5000人/天的培訓,培訓的對象主要是當?shù)氐倪\營商客戶;另一方面,2004年東南亞海嘯期間,華為也是最早恢復通訊、最早站出來幫助政府和人民的企業(yè)之一,并捐款泰幣2600萬元。
另外就是成本競賽:公開資料顯示,華為2005年以低于最初預料價格46.4%的71.99億泰銖(約合1.87億美元)價格競標成功CAT電信CDMA項目。據(jù)業(yè)界分析,該項目除了利潤低外,CAT電信給出的條件亦很苛刻,包括付款條件分三年付清、如延期則高罰率等。而華為依舊樂于低成本競標的目的亦是出于“戰(zhàn)略考慮”,彼時,華為在全球的CDMA規(guī)模網(wǎng)還較少,而CAT項目是在全國建一個覆蓋51個省的網(wǎng)絡,一旦建成,可以為全球CDMA市場的開拓樹一個成功的標桿。
不容忽視的是,泰國及東南亞市場已經(jīng)初步成為中國公司布局海外的成功落腳點。
華為海外員工多年前即提到,泰國與俄羅斯、中西非、中東等國家和地區(qū)市場已經(jīng)成為華為在海外的幾大“糧倉”,無論是規(guī)模還是利潤,華為在該些國家與地區(qū)的收益都已經(jīng)初步顯示了中國公司海外的勝利。
而據(jù)海外媒體近期報道,CAT的糾紛并沒有阻止華為對泰國3G網(wǎng)絡競標的興趣,目前,華為正在與阿爾卡特-朗訊、中興在爭奪3G合同。
事實上,像泰國這樣的亞洲國家市場正成為中國電信設備商們的一個突破口。華為去年在全球實現(xiàn)了110億美元的收入,其中20億美元、約18%來自亞太地區(qū),并且預計今年全球實現(xiàn)150億美元,亞太取得24億美元。
而根據(jù)最新的半年報,中興通訊來自亞洲市場的營業(yè)收入同比增長了125.18%,遠遠高于中國本土10.31%和非洲29.13%的增幅,并且亞洲市場的營收比例從16.8%增長到了26.1%.
在這份半年報中,中興在一些市場如希臘、菲律賓、阿富汗、南非、意大利等新設立的公司,開始被合并到公司的財務報表中——越來越多的地方開始成為中國公司的海外糧倉。
不得不應對的海外風險
“通訊市場是一個典型的全球市場。”華為海外市場人士說,與其它行業(yè)不同,通訊設備商如果不能在全球市場占據(jù)一定的規(guī)模,“肯定沒前途”,他分析認為,正如愛立信、摩托羅拉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舉進軍中國并迅速占領中國市場取得壟斷地位一樣,其“大背景的環(huán)境就是兩個:中國的‘改革開改’和‘政通人和’”。
同時他認為,通訊市場是一個典型的“買方市場”,運營商主導的現(xiàn)象非常突出,當年愛立信、摩托羅拉在中國等國家市場遭遇的問題,華為、中興在海外也同樣會遇到。
2006年,華為實現(xiàn)銷售收入656億元,同比增長45%,其中65%收入來自國際市場,海外市場已經(jīng)進入全面拓展期。而同期,中興通訊在海外的收入業(yè)已占總體收入的超過40%。
據(jù)華為海外員工說,海外市場的確時常面臨由政局動蕩帶來的風險,“這是無可避免的”。
海外運營的風險無處不在。中興通訊(000063.SZ)2007中報就曾就海外運營中的風險作出提示:巴基斯坦拉瓦爾品第海關(Rawalpindi Collectorate of Customs)2006年曾向中興通訊發(fā)出行政處罰通知,認為中興附屬公司中興通訊巴基斯坦私人有限公司(Zhongxing Telecom Pakistan (Pvt) Ltd)進口貨物報關不準確,向其追討額外關稅約人民幣23,900千元及罰款約人民幣324,000千元。
經(jīng)協(xié)商,巴基斯坦拉瓦爾品第海關同意在2007年6月30日前,中興補交稅金約1.77億盧比(折合人民幣約2,200萬元)可免除罰金。之后,巴基斯坦拉瓦爾品第海關又通知巴基斯坦子公司額外追交約6,200萬盧比(折合人民幣約800萬元)的稅金,中興通訊認為“基于公司聘請的律師對該爭議出具的法律意見書,董事認為本集團有充足的書面證據(jù)抗辯繳納此稅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