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這年,攻克量子世界制高點的重大發(fā)現(xiàn),讓院士薛其坤名聲在外。時隔半年,又有好消息傳來,在首批公布的“萬人計劃”6名杰出人才中,薛其坤名列其中。成功的滋味大抵如此??擅鎸娭另硜淼孽r花和掌聲,這位總是在和時間賽跑的科學家卻謙和一笑:“基礎科學研究的道路艱苦又漫長。要想解開‘錢學森之問’,我們還需要時間。”
從履歷來看,薛其坤的科研之路似乎順風順水:35歲晉升教授,41歲成為中國科學院最年輕的院士之一,50歲拔得頭籌,攻克量子世界難題??墒煜に娜硕贾?,這些榮譽的背后,是他和他的科研團隊對科學前沿的探求精神和實現(xiàn)夢想的堅定意志。
刻苦,是薛其坤及其團隊最大的氣質,也是團隊攻堅克難的首要秘訣。
“真是拼?!鼻迦A大學物理系前主任朱邦芬院士如此感嘆,“早上7點進實驗室開始工作,晚上11點才開始休息,幾乎每天都是如此。這樣的作息時間,其坤已經堅持了20年?!毖ζ淅ひ虼嗽谇迦A得了一個響亮的名號——“7-11”院士。
“不管多晚多忙,只要不出差,薛老師總要到實驗室看一看,和學生聊一聊,那種對科研的熱愛和精力,真是讓人驚嘆。我們組里的學生還打過一個賭,看誰能經常比薛老師走得晚,可直到現(xiàn)在都沒有人成功過?!边M入“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實驗團隊兩年,清華大學物理系博士生馮硝也被薛其坤的刻苦精神深深感染,“一開始覺得這樣很累很枯燥,可在薛老師的帶領下,每觀測到一個漂亮的數(shù)據(jù),那幸福,真是無以言表!”
“科學研究來不得半點兒馬虎,一定要扎扎實實?!背司ι系耐度耄谶@個人人都急于出成果的年代,薛其坤更關注基本功的訓練,這是他成功的第二個秘訣。
薛其坤這樣要求團隊里的學生:進組5~6年之后,操作大型的物理實驗儀器要像騎自己的自行車一樣,閉著眼都能騎?!拔覀冏鰧嶒炍锢淼模煌耆谟诎l(fā)了多少文章,首先要掌握的是扎實的實驗技術。任何一個大的實驗物理學家,都是這么扎扎實實做出來的。這有兩個好處,一是有科研機會來的時候,你有足夠的技術水平去爭取它;二是在掌握大量實驗數(shù)據(jù)的基礎上,通過仔細分析數(shù)據(jù),尋找規(guī)律,訓練科學眼光?!?/p>
而在朱邦芬看來,薛其坤成功的第三個秘訣在于“情商很高”:“其坤科研團隊的文化建設搞得非常好。他總是善于找到頂級的合作伙伴,知人善任,讓每一個人都能在其中發(fā)揮很好的作用。像這次量子反?;魻栃目蒲袌F隊中,馬旭村、陳曦、王亞愚和何珂等年輕科學家都非常優(yōu)秀,而且都最大程度地釋放出了創(chuàng)造力?!?/p>
在攻克量子反常霍爾效應高地長達4年的時間里,薛其坤常常和團隊成員一起“泡”在實驗室里,每周雷打不動地召開組會匯報實驗進展情況,還經常組織籃球賽、羽毛球賽等活動進行文化建設——和諧的團隊環(huán)境讓協(xié)同創(chuàng)新成為可能。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員戴希非常感慨:“這項研究的參與者有三四十人,整個團隊就像一條串聯(lián)電路,我們這些‘電阻’,雖然個頭有大有小,但每個人身上通過的電流都是一樣的。拿走任何一個‘電阻’,電路都不會通。如果沒有這么好的合作模式和流程,很難想象我們會做成這件事。”
薛其坤則如此看待科研團隊的建設:“好的科研團隊才能催生出一流的科研成果和科學家。對于一個團隊帶頭人來說,讓大家安下心來,創(chuàng)造一個好的環(huán)境至關重要。特別是在實驗物理領域,更需要團隊之間的合作,這就像一個機器,只有每一個零部件都能發(fā)揮最大作用,才會運轉良好。我希望我們的探索,能在中國基礎科學研究的團隊建設方面作一些推動?!?/p>
如今,已經入選“萬人計劃”,可薛其坤的節(jié)奏,依然是“7-11”。他感謝國家為越來越多的科學家提供了寬松的科研環(huán)境,讓他們在攀登科學險峰的“斜坡”上可以有一個平臺沉潛、思考、再出發(fā)。
但他時刻都能感受到肩頭沉甸甸的責任,“不管是做科研還是做教授,一定要做一個真正的科學家,必須要把功夫用到??茖W就是科學,來不得半點馬虎,人才的培養(yǎng)也要循序漸進,不能有絲毫的躍進。我們曾經歷了特殊的時期,像我這一輩人接受正規(guī)的系統(tǒng)科學訓練已經很晚,所以我們需要比別人更加刻苦來彌補這個差距,我更希望我的學生可以在更多的科學領域獲得更多發(fā)現(xiàn)。”
這位科學路上的追夢人如今最樸素的愿望就是:“把科研工作一步一步做上去,把學生一個一個培養(yǎng)出來。”(本報記者 鄧暉 光明日報)
新聞來源:http://scitech.people.com.cn/n/2013/1115/c1057-23550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