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電子報消息,在我國IC產業(yè)剛走完40年歷程的2005年年底,我國共建成投產了40條4英寸至12英寸IC芯片生產線。今年以來,我國已凈增7條生產線。這樣,現在我國已有47條IC芯片制造線。
2006年凈增7條生產線。2006年開始到目前為止,已投產8條芯片線,撤掉1條線,凈增7條線。它們是:
1條12英寸線:無錫海力士—ST公司;1條8英寸線:無錫海力士—ST公司;4條6英寸線:福州福順公司、北京上華公司、深圳方正公司、上海貝嶺公司;1條5英寸線:深圳深愛公司;1條4英寸線:福建莆田安特公司。
2006年我國IC生產線數量增加對比:
點擊看原圖
而位于北京的中國科學院微電子所撤掉了1條4英寸線。
無錫海力士—ST公司的12英寸線是國內第二條12英寸線,它的8英寸線是我國第十條8英寸線。海力士—ST公司總投資20億美元,在江蘇省是投資最大的外資企業(yè)。深圳方正公司6英寸線的建成投片,是我國首家電子整機企業(yè)自行投資建設的IC芯片線。這樣,整機廠家不僅投資設立了不少IC公司,如今又開始直接投資建設芯片線。北京上華公司6英寸線是在中國科學院原先4英寸線的凈化廠房內,撤掉4英寸線后,安裝調試并投入運行的,因此它的建設周期較短,將原來微電子所研發(fā)、小批量線改成批量生產線。福州福順公司6英寸線則是福建省第一條6英寸線。上海貝嶺公司在原有4英寸線的廠房內擴充安裝調試了一條6英寸線,現已投入運行。深圳深愛5英寸線是在原先生產功率管的基礎上開發(fā)了鋁柵CMOS工藝,從分立器件跨入了IC領域。福建莆田是我國最大的電子表芯生產基地,安特公司4英寸線就是電子表芯生產大廠自行建立的生產線。
我國在2000年只有25條芯片線。在“十五”計劃中,增加了15條芯片線,到2005年底達到40條芯片線,5年中平均每年投產3條芯片線。而“十一五”規(guī)劃的頭一年還未結束,迄今已增加7條線,表明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IC芯片生產線結構現狀
截至2006年,我國IC生產線共47條,其中: 大尺寸線:12英寸2條、8英寸10條,共12條占25.5%,占四分之一。 中尺寸線:6英寸12條、5英寸9條,共21條,占44.7%,最多為二分之一弱。 小尺寸線:4英寸14條,占29.8%,三分之一弱。
總之,從今年我國IC生產線投產的速度看出,“十一五”規(guī)劃期間原先預計將投產20條~25條芯片線的預測是完全可能實現的。因為這個預測平均要求每年投產4條~5條芯片線,而頭一年到十一月中旬就已增加了7條線。由此可見,我國IC芯片業(yè)在十一五規(guī)劃期間內仍將有一個高速發(fā)展,前景應該會愈來愈光明。
我國大尺寸IC生產線結構:
點擊看原圖
我國中小尺寸IC生產線結構:
點擊看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