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電子皮膚取代真皮移植?或許不久后,這將成為現(xiàn)實,不再是癡人說夢。
近年來,美、日、德、中等國研究人員各自開發(fā)出觸感細微的電子皮膚,并已解決了其互動性、延展性等技術難題。科學家斷言,除了醫(yī)學植皮,電子皮膚更能在機器人設計、可穿戴設備、人工智能等領域大展身手。
跟“切膚之痛”說再見
在古代亞洲和歐洲,“割肉補瘡”有近2500年的歷史,只不過考慮當時的醫(yī)療和麻醉水平,這似乎更是一種酷刑。現(xiàn)代植皮手術最早出現(xiàn)在19世紀末。數(shù)據(jù)顯示,全世界每年接受皮膚移植的患者人數(shù)近20萬,存在不可恢復性皮膚創(chuàng)傷且尚未接受植皮手術的患者總數(shù)超過400萬。
對皮膚組織的不可修復性損壞,考慮到身體排斥性反應,植皮幾乎是唯一選擇。醫(yī)生主要靠切取患者自身或他人皮膚進行移植修復,難以忍受疼痛不說,還會在患者取皮部位留下新創(chuàng)傷,身體和心靈的創(chuàng)痕往往難以磨滅。
此外,大面積皮膚損傷患者的植皮來源也是問題。移植后的皮膚十分脆弱,還存在觸覺減弱、免疫力下降等后遺癥。在各國科學家的努力下,超仿真電子皮膚模型正在成熟。如果投入人體試驗,這將是患者的福音。
超仿真不是夢
電子皮膚模擬、還原甚至取代機體皮膚,首先要具備感覺和觸覺,即與人體皮膚一樣感知不同外界壓力,暢通傳導觸覺信號的最基本功能。
早在2003年,日本東京大學的研究團隊利用低分子有機物——并五苯分子制成薄膜,通過其表面密布的壓力傳感器,實現(xiàn)了電子皮膚感知壓力。
時隔兩年,該研究團隊又在特殊塑料薄膜中重疊嵌入分別感知壓力和溫度的兩組晶體管,在晶體管電線交叉的位置使用微傳感器記錄電流起伏,可判斷出日常溫度和每平方厘米300克以上的壓力。此外,這種電子皮膚成本相當廉價,每平方米只需100日元(約1美元)。
責任編輯:Mandy來源:新華網(wǎng)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