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作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電器,已經越來越被社會所認可?;仡櫛涞陌l(fā)展史,我們經歷了從利用物理的冰箱到現(xiàn)在的電冰箱,下面將介紹一下冰箱發(fā)展史。
我們聰明的祖先早在周朝就發(fā)明了土冰箱--冰鑒。冰鑒由兩件器物組合而成,外面是一個大方鑒,里面放著一個方尊缸,方鑒與方尊缸之間有較大空隙,里面放置著許多冰塊。人們在方尊缸里裝上酒,那么炎熱的盛夏就可以喝到甘甜的冰鎮(zhèn)美酒了。無怪乎屈原在《楚辭·招魂》中感嘆:“挫糟凍飲,酎清涼些”。翻譯過來就是說,夏天飲酒,撈凈糟沫后進
行冰鎮(zhèn),喝起來清涼味甘,真是太爽了!在唐代以前,能夠享受冰鎮(zhèn)飲料的人還僅限于上層社會,因為保存冰塊的成本太高,普通的老百姓只能在夏日望冰興嘆了。為了能夠在夏季食用到冰塊,人們往往要在前一年冬天從河面、湖面上采集冰塊,然后把它們貯藏在地窖或深井里。據考古發(fā)現(xiàn),在尚家?guī)X遺址及河南新鄭、河北易縣、陜西咸陽等地,都曾發(fā)現(xiàn)戰(zhàn)國
時期保存冰塊的冰井。由于采冰、藏冰都需要花費大量的勞動力,又須歷時半年保存,且所采集的冰塊至第二年夏季往往因融化而不到原來的三分之一,因此在夏天出售的冰塊價錢極其昂貴。據唐代馮贄《云仙雜記》載:“(唐代)長安冰雪,至夏日則價等金璧。”可見冰塊雖好,也非人人消食得起的。 明清時,食冰的花樣更加翻新,不僅老百姓可以在街市自由購得冰飲,而且各級官員還可享受政府防暑降溫的特殊福利--冰票。明朝時,北京城里的皇公貴族已把冰箱做為重要的祛暑器具,那是一種用天然冰塊降溫的箱子,以黃花梨木或紅木制成。從外觀上看,冰箱口大底小呈方斗形,腰部上下箍銅箍兩周。箱兩側有銅環(huán),銅環(huán)的用途就是便於搬運。箱口覆兩塊對拼硬木蓋板,板上鏤雕錢形孔。那時的冰箱不僅外形美觀,而且在功能設計上也十分精巧科學。冰箱箱內掛錫里,箱底有小孔。兩塊蓋板其中一塊固定在箱口上,另一塊是活板。每當暑熱來臨,可將活板取下,箱內放冰塊并將時新瓜果或飲料鎮(zhèn)于冰上,隨時取用。味道干爽清涼,用后讓人覺得十分愜意,暑氣頓消。由於錫里的保護,冰水不致侵蝕木質的箱體,反而能從底部的小孔中滲出。
現(xiàn)代冰箱是指保持恒定低溫的一種制冷設備。也是一種使食物或其他物品保持恒定低溫冷態(tài)的民用產品。箱體內有壓縮機、制冰機用以結冰的柜或箱;帶有制冷裝置的儲藏箱。 家用電冰箱的容積通常為20~500升。1910 年世界上第一臺壓縮式制冷的家用冰箱在美國問世。1925年瑞典麗都公司開發(fā)了家用吸收式冰箱。1927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研制出全封閉式冰箱。1930年采用不同加熱方式的空氣冷卻連續(xù)擴散吸收式冰箱投放市場。1931年研制成功新型制冷劑氟利昂12。50年代后半期開始生產家用熱電冰箱。中國從50年代開始生產電冰箱。
由此看來,冰箱的發(fā)明專利應該是屬于中國人!由古時的“冰鑒”發(fā)展而來,功能明確,既能保存食品,又可散發(fā)冷氣,使室內涼爽。 四門冰箱它是古代人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向我們揭示了古代生活的一個側面。冰鑒,是古代盛冰的容器。《周禮·天官·凌人》:“祭祀供冰鑒。”可見周代當時已有原始的冰箱,只是冰并不是一年里時時都有,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季,冰可謂彌足珍貴?,F(xiàn)在的冰箱不僅用來冰鎮(zhèn)食物,還有對食物保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