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換臉“萊昂納多”,兩秒占據“舞王C位”,一夜之間暴走網絡—;—;AI換臉軟件ZAO經過周末的集中式爆發(fā),逐漸偃旗息鼓。
ZAO的AI人臉合成技術第一次離大眾如此近,但同時它廣被詬病的用戶協(xié)議則存在著諸多安全隱患。
“您同意或者確保實際權利人授予‘ZAO’及其關聯(lián)公司以及‘ZAO’用戶全球范圍內完全免費、不可撤銷、永久可轉授權和可再許可的權利……您同意或確保肖像權利人同意授予‘ZAO’及其關聯(lián)公司全球范圍內完全免費、不可撤銷、永久可轉授權和可再許可的權利……”
這也就意味著,當用戶在ZAO面前“眨眼、扭頭、張嘴”時,ZAO便合法的獲取了用戶靜、動態(tài)肖像,根據用戶簽署的協(xié)議,ZAO除了有權利對用戶的人臉進行修改,還能將它任意授權給自己想授權的第三方,這無異于隱私販賣。針對隱私爭議,AI換臉APP ZAO也在今日發(fā)布官方聲明回應稱:
“ZAO”不會存儲個人面部生物識別特征信息,“ZAO”設置了真人驗證環(huán)節(jié),整個過程僅為驗證上傳的照片是本人,為確保信息安全。
此外,ZAO還表示:
“換臉”完全不可能威脅支付安全。并且刪除信息或注銷賬號,“ZAO”均會依據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刪除相應信息。
盡管ZAO的隱私問題暫時因官方的回應讓大家暫時減少對隱私的焦慮,但不可否認,隨著“刷臉支付”、“刷臉解鎖”等技術盛起,基于“人臉”而獲取隱私的機會越來越多,而往往,這些數據也是用戶主動提供的。從PC時代的“木馬入侵”到如今信息數據以“多元化方式”泄漏,隱私事件頻頻爆發(fā)的背后不禁讓人深思(劃重點):
1.竊取隱私背后的商業(yè)利益;
2.所謂“太公釣魚,愿者上鉤”,我們是如何在毫無察覺時自愿將隱私“泄漏”;
3.AloT時代還隱藏著哪些“隱私困境”。
1994年,隨著中國第一個全國性TCP/IP互聯(lián)網工程初建,中國進入互聯(lián)網時代。
1999年前后,當時門戶網站大量出現以及電腦的逐漸普及,中國正式開始進入民用互聯(lián)網時代—;—;即PC時代。
此時,隨著網絡飛入尋常百姓家以及免費軟件的大力推廣,軟件的耦合度和市場占有率就成了當時的兵家必爭地。
與此同時,隱私問題在網上也掀起了“軒然大波”,最為著名的就是3Q大戰(zhàn)—;—;奇虎360與騰訊QQ爭斗事件中還夾雜QQ偷窺用戶隱私、當然也還有2009年的RockYou用戶數據庫被盜及國外多起隱私事件等。
從那時起,互聯(lián)網隱私問題才逐漸開始被人們所知曉。
大數據泛濫下的商業(yè)利益
說起人工智能一定離不開“三必要”:必要數據=基石、必要算法=推動、必要算力=加速(也是保障)。
如果要用一輛汽車來比喻人工智能的話:數據就是汽油、算法就是發(fā)動機、而算力則是加速器。
大數據是人工智能發(fā)展的基礎,便捷生活的背后是人們職業(yè)信息、購買偏好、日常出行規(guī)劃及親友關系等,以數據輸入的形式被廠商“收入囊中”。
例如“刷臉支付”、“刷臉打卡”、“刷臉執(zhí)法”......人臉識別技術落地到行業(yè)應用,為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對公民隱私保護造成了威脅。
互聯(lián)網服務商通過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技術,對用戶的特征數據、偏好信息等數據進行采集,進而再為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
表面來看,這種數據與隱私的交換促進了雙方的互動,但其背后的隱私隱患日趨突出:
1.由于圖像在計算機中是以“位圖”和“矢量圖”的形式存儲,比如16777216色(真彩色)圖像,其每個像素點的顏色在計算機中都可以用24位數據來表示,所以從廣義上來講,人臉圖像或視頻圖像也是數據這種具有隱私性的數據必須加以保護,否則無疑是侵犯了隱私。
2.從互聯(lián)網服務商收集數據,用戶相對企業(yè)和機構是被動的,大多數情況下,服務商在用戶未知情下便會在不經意中“竊取”隱私數據。
3.另外關于用戶自身,與其說是被動、倒不如說是被迫:每次在點擊同意獲取“通訊錄、錄音、位置等權限時,用戶不得不被迫用隱私數據換取便利。
在這種大數據泛濫的商業(yè)化下,隱私數據源源不斷的輸入正是企業(yè)服務最好的供給;而且當人們的隱私被數據化之后,就意味著巨大的商機蘊藏到了這些數據中間:商業(yè)價值—;—;“錢”也在推動著互聯(lián)網廠商不斷的挖掘用戶的隱私。
例如,谷歌在對用戶“畫像”能力分析上遠高于其他平臺,其推送的廣告都是基于“個人畫像”進行精準推送的。這不僅解決了用戶想要時刻屏蔽垃圾廣告的意愿,同時也滿足了廣告主相應廣告的點擊率提上的愿望。
正因為谷歌很好的掌握了對“隱私數據”與廣告商的互動技巧,僅在2017年,谷歌月活在10億以上的產品應用就多達7款,其中包括Gmial、Chrome瀏覽器、谷歌的應用商店等。
不僅如此,當年國外谷歌的主流軟件僅月活便超20億關口,其中就包括谷歌的安卓及facebook的月活,算起來,這近于當年地球人口的30%。
也正是因為這些大數據才支撐了谷歌高達6700億美金的市值,據了解谷歌在其上一年度的廣告收入也高達794億美元。
隱私大數據的力量—;—;其背后“商業(yè)利益”是不可撼動的商業(yè)價值所在。
大數據時代,互聯(lián)網服務商的主動收集數據,沒有一個人愿意主動出賣自己的隱私,那我們的隱私究竟是如何被竊取的?
隱私是如何被悄無聲息的帶走的
“隱私”一詞,歷史上第一次出現在周朝初年,那時“隱私”指代能把私密之處藏起來的東西—;—;衣服。如今,“隱私”是一種與公眾利益無關的方方面面:當事人不愿與他人分享的信息、沒有得到允許的前提下不愿他人入侵的個人領域等。
有時互聯(lián)網廠商的有意為之,使得用戶不愿公之于眾的信息,他人也會以各種方式進行調取。譬如,用戶為了省時間隨手的一個“記住密碼”,這背后用戶可能丟失的不僅僅是一個億的問題,就算是第三者僅用30秒也能將其賬戶信息統(tǒng)統(tǒng)盜走。
通常郵箱里的垃圾郵件會與日俱增,據有安全研究人員發(fā)現,互聯(lián)網營銷公司往往會利用瀏覽器中密碼管理器的漏洞來竊取用戶的電子郵件地址,以達到可在不同瀏覽器及智能設備上發(fā)放廣告的目地。
不僅如此,這些漏洞還會導致遠程惡意行為對使用者的用戶名密碼信息進行攻擊,而且其過程簡單粗暴。
如果用戶的電腦離開視線30秒的同時遇到了“有心人”,獲取其所有賬號密碼的過程就像谷歌Chrome瀏覽器那樣:自定義控制按鈕—;—;>設置—;—;>顯示高級設置—;—;>管理已保存的密碼。
或者直接粗暴點:在地址中輸入chrome://settings/passwords。用戶丟失的不僅僅是其所有的賬戶和密碼,更是他不想與他人分享的數據信息—;—;隱私。
之前還被預測票房將沖破44億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國人的眼淚可謂是上演了新時代的“水淹金山寺”。
觀眾從電影一開始太乙真人的滑稽搞笑到哪吒成魔的突然安靜最后到一家李靖夫婦的哭,不論從特效還是背后流露出的親情、友情都令人動容,看哭了許多網友。重點來了!
據一篇文章中了解道,有“大?!庇肞ython爬取了B站5000條視頻數據,分析了哪吒為何會引得千萬人為它流淚?!按笈!惫苍贐站上5個URL上爬取了5000條關于《哪吒之魔童降世》視頻,去重后得到2388條信息,同時還對部分視頻的彈幕詳情進行了爬取。
最后對得到的數據進行分析:從電影于國內何時點映到何時上映及大幅增長、哪吒和敖丙是網友關心的重點及從“彈幕大數據”顯示的情況來摸索觀眾的想法。
對于此次的“哪吒熱”又引出了“Python爬蟲”,令人細思極恐:用戶在觀影時個人主觀情感上的外在流露都要被拿去剖析,用戶的外在行為也會被時刻捕捉。
通常不論是服務商還是個人,使用搜索引擎來收集網上的信息數據的主要手段就是網絡爬蟲(也叫網頁蜘蛛、網絡機器人)。
如果把互聯(lián)網上的各個網頁、網站看成是一個個的小節(jié)點,當用戶在瀏覽網頁時,會不斷頻繁的從當前網頁鏈接跳到下一個鏈接,就像是在一張網上行走一樣,用戶的所有信息都會在保留在這張網上。
同時爬蟲也是利用了這一特點,從一些初始網頁URl開始抓?。ǜ櫍老x會不斷的抽取新鏈接走下一步,直至循環(huán)爬完整個網。
即使“漠不關心、毫無察覺”,用戶也會被爬蟲跟蹤,這為搜索引擎及大型網絡服務商收集數據提供了便利。面對這樣的困境,還有一些值得人們思考的問題。
AIoT時代:隱私的新結局
基于人工智能的特征:為人服務、感知環(huán)境、演化迭代等,使得通過一個智能終端便能以數學方式、代碼邏輯設計、文件I/O流的編排等方式對這個即將全面覆蓋物聯(lián)網的世界科技起著推動作用。物聯(lián)網來了,人工智能也來了,一山不容二虎?
事實上人工智能與物聯(lián)網的關系很微妙,如果說人工智能是大腦,那么物聯(lián)網就是支配AI大腦付諸于行動的身體。中國工程院院士在一次會議中也表示:“AI為loT的發(fā)展提升了價值,而AloT是lot的未來趨勢?!?/p>
人工智能助力物聯(lián)網是更強有力的數據擴展、更智能化及更高運營效率。在維基百科這樣顯示:是互聯(lián)、傳統(tǒng)電信網等信息的承載體,讓所有能行使獨立功能的普通物體實現互聯(lián)互通的網絡。
所以物聯(lián)網基于現代獨立設備上實現一個系統(tǒng)的數據收集與共享,而人工智能則將服務于物聯(lián)網,將提出來的數據做分析和總結,以促使所有互聯(lián)設備可以實現閉環(huán)性工作。
因此,AloT將為我們開啟一個全新時代的同時,也將是一條很好的“隱私泄露”流水線,從收集到分析,無縫銜接。
AloT時代隱私泄露問題也進行了更新迭代,未來我們可能將會在一個智能生態(tài)家庭系統(tǒng)亦或者是全面實施生態(tài)網絡的智慧城市中舒適的“裸奔”。
到那時,那么當初手握7個10億的谷歌又該多么強大?互聯(lián)網服務商對用戶的特征、偏好等“畫像”刻畫又會達到怎樣的爐火純青的地步?
同時也讓我們不得不思考,商家不斷追蹤用戶信息、行為的商業(yè)挖掘界限到底在哪里?
就目前,商家不斷收集用戶“隱私”將大數據不斷商業(yè)化時,物極必反,時間久了一定會招致用戶的反感,說不定還會引起激烈的“隱私反抗運動”。
因為現當下,在大數據商業(yè)化繁華的背后還缺少后端的法律法規(guī)政策的出臺。
故對于企業(yè),隱私問題應主要從實際問題為用戶著想:哪些數據可以挖掘、哪些數據已經觸碰了用戶的底線、有必要在拿著服務與用戶做交換時以“主動請求”的方式給用戶選擇是否愿意公布個人信息的權利。
據專家預測,AloT的發(fā)展空間將十分廣闊。據調查顯示,在2017年物聯(lián)網設備首次超過人口數量后預測,到2025年其可連接設備預計超過270億。
當全世界迎來萬物互聯(lián)、數據化時,到時候網絡、數據安全問題將會是關鍵問題??梢灶A見,進入萬物互聯(lián)的智能時代,將會有無數的智能穿戴設備將人與物、物與物智能的連接起來。
那時,人與互聯(lián)網的關系不再是簡單的識別數字密碼關系,可能是更為復雜的生物識別:靜脈、視網膜等;智能穿戴設備通過對人特殊的生理特征識別后,將人與物連接,可以建立起唯一性的身份特征及ID。
這樣,未來的支付將會變的更安全。我們可以在互聯(lián)網服務商做好對用戶數據挖掘的規(guī)劃基礎上,安全的使用未來的設備,在無法避免用便利交換隱私的前提下,可以避免第三方入侵我們的隱私數據。
有嚴令的法律法規(guī)做堅實的后盾,當設備丟失時,數據也會自動清除......
這些是我們當下可預見關于“隱私”最好的結局—;—;人們不期望完全拒絕用隱私換取便利,但期望能平衡好“隱私”與“AloT新時代”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