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目前DIY市場中的熱門硬件,顯卡絕對是逃不開的一個重要話題,目前各大主流媒體平臺,或是玩家論壇中,似乎人手一塊高端顯卡,如RTX4070、RX 7900XTX之流,讓人誤以為入門級顯卡不配登大雅之堂,但實際上使用不少“過時”顯卡或是入門級顯卡才是主流大眾用戶的常態(tài)。
Steam作為全球范圍內最為著名也最主流的游戲平臺,其每月一更的硬件報告就能夠展現大眾用戶在用的硬件水平,畢竟沒有游戲玩家不用Steam,不用Steam的必定不是游戲玩家。
上圖的榜單中就能看出,即便是存量前十名,也沒有一塊是屬于最新系列,玩家們使用最多的仍舊是發(fā)布于三年前的入門級顯卡RTX3060,緊跟其后的便是近五年前發(fā)布的甜品級顯卡GTX1650了,可見玩家們對于高性能顯卡昂貴的價格確實不太愿意買單。
英特爾進軍千元級顯卡市場
但要知道,便宜如RTX3060目前也需要兩千元左右才能拿下,況且使用的三年前老架構已然是不太夠用,更何況目前市面上還有這么一類人群,他們不怎么玩3A大作,卻對網游等情有獨鐘,更重要的是對于他們而言,顯卡的預算不可能給到很多,那么目前來看,似乎NVIDIA和AMD都沒有能夠符合要求的顯卡產品。
NVIDIA和AMD兩家似乎暗中約定,不再發(fā)售新款2000元以下的顯卡產品,RTX40系列,早先傳聞的RTX4050隨著RTX4060的發(fā)布也算是胎死腹中,AMD也頗有默契的掏出RX 7600來與RTX4060競爭,并沒有像先前那樣發(fā)布更低檔次的顯卡來填補空白。
但NVIDIA和AMD這對“親戚”絕對沒想到,在2023年的今天,消費級處理器龍頭Intel發(fā)布了一款千元級獨立顯卡——Intel Arc A580,得益于NVIDIA和AMD兩家未對千元級市場的染指,作為獨立顯卡新秀Intel發(fā)布的Arc A580得以在千元擋位鶴立雞群。但說起Intel造獨立顯卡,還是有必要與觀眾們簡單聊一下Intel顯卡的前世今生。
要說目前市場存量最多的顯卡品牌,那必然是Intel,畢竟買處理器“附送”的HD和UHD核顯可是為大部分玩家度過了囊中羞澀或者更換硬件時的真空期,所以Intel本身是有足夠的顯卡技術積累的。
1998年,當時Intel推出了第一款集成顯卡i740,這是一款基于AGP總線的3D加速卡,支持DirectX 6.0和OpenGL 1.1,性能雖然不算強悍,但是價格便宜,一度占據了低端市場的份額。不過,由于i740的設計缺陷和市場競爭,Intel很快就放棄了獨立顯卡的開發(fā),轉而專注于集成顯卡的研究。但眾所周知,核顯那羸弱的性能必然是無法滿足高端游戲和專業(yè)應用的需求,只能用于日常辦公和娛樂。
于是為了重返主流GPU市場,Intel在2018年成立了獨立的顯卡部門,由業(yè)界知名的顯卡大神、曾參與Radeon系列顯卡開發(fā)的AMD顯卡總監(jiān)Raja Koduri領導。Intel的獨立顯卡采用了全新的Xe架構,分為四個層次:Xe-LP、Xe-HP、Xe-HPG和Xe-HPC,分別針對不同的市場和應用場景。
Xe-LP是最低端的層次,主要用于集成顯卡和入門級獨立顯卡,比如Intel的Iris Xe Graphics和Iris Xe MAX,這些顯卡主要用于輕薄筆記本和小型PC,提供了較好的功耗和性能比,支持4K視頻解碼和編碼,以及AI加速功能。
而此次評測的主角,則是歸屬于Xe-HPG,屬于Xe架構中的高端存在,也是Intel首次進入游戲顯卡市場的開山之作,采用臺積電6nm工藝,擁有XeSS超級采樣等頂級技術。
那么對于這塊富有歷史情懷的千元級顯卡,能否幫助Intel打下千元擋位的游戲顯卡市場呢?這次我們也翻箱倒柜找來一塊NVIDIA上一代的“老同志”RTX3050,看看在售價相差無幾的情況下,“新”廠商配新產品能否打得過老品牌配久架構呢?
以往我們做過的NVIDIA和AMD顯卡對評,在互飆參數階段我們常常會說架構不同參數也難以對比,畢竟無論顯卡的架構、工藝、頻率、顯存、技術如何不同,最終實力還得靠游戲來展現,但現在不一樣了,單單是從紙面參數來看,A580就能以非常明顯的“越級”般的數值碾壓RTX3050,極為夸張,但要知道,這兩者可是同一價位的顯卡,甚至A580還要再便宜一些。
考慮到顯卡對評,盡量避免自家處理器配自家顯卡帶來的“場外招”影響,純硬件比拼,此次的測試平臺采用AMD最新的AM5平臺,詳細配置如下:
傳統(tǒng)藝能,GPU-Z簡單看一眼參數,A580采用目前極為成熟,并且能效比都極為不錯的臺積電6nm工藝打造,在406平方毫米的核心面積下塞下了217億晶體管,與RTX3050的120億形成了極為夸張的差距,更重要的是,雖然主打一個入門,但顯存位寬極為良心的給到了256bit,最明顯的莫過于提升核心與顯存的數據調度效率,相比RTX3050可憐的128bit位寬來說,已經屬于降維打擊了。
基準測試——越級般的數值吊打
Time Spy測試2K分辨率下的DirectX 12性能,得分為11189分,而Time Spy Extreme則是測試4K分辨率下的DirectX 12性能,得分為5355分,這樣的分數1080P暢玩目前主流3A大作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而從數值中也能看出,A580理論性能相較RTX3050來說簡直是越級吊打,如果最新一代RTX40系顯卡有RTX4050的話,想必以A580這樣的成績也能完勝。
Fire Strike則是測試1080P分辨率下的DirectX 11圖形性能,得分為27605,2K分辨率下的Fire Strike Extreme則跑到12608分,4K分辨率下的Fire Strike Ultra分數來到5825,如此分數看來面對一些DirectX 11的“老”游戲也是不在話下。同樣的,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同樣是遙遙領先RTX3050。
比較震驚的是,在NVIDIA傳統(tǒng)優(yōu)勢的光線追蹤項目Port Royal中,A580依舊保持住了傳統(tǒng)光柵性能優(yōu)勢,要知道,即便是AMD最新一代的RX 7000系列顯卡,在光柵性能領先非常多的情況下也不一定能在光線追蹤測試中穩(wěn)壓NVIDIA,沒想到做起獨立顯卡不久的Intel就能展現出如此實力,可能是Intel給Raja Koduri大神的要比AMD多。
綜合來看,在基準測試環(huán)節(jié),A580以碾壓的姿態(tài)遙遙領先RTX3050,綜合基準性能超過RTX3050高達57.34%,其中最值得一講的便是光線追蹤性能,其超越幅度甚至來到60%以上,要不是想到兩款顯卡定位相同,還真容易讓人將RTX3050誤認為“百元級”顯卡。
游戲實測——硬件拉著軟件跑
如果說基準測試只是描述理論性能,那么一塊顯卡的終極使命就是游戲了,這次我們挑選了8款主流3A大作,統(tǒng)一以最高畫質預設,兩種分辨率進行測試,看看A580能否延續(xù)基準測試中的亮眼成績,測試如下:
《博德之門3》作為最新發(fā)布的次世代大作,性能需求自然也是極為夸張的,但好在A580憑借越級般的硬件水準,能夠以1080P全高畫質72幀暢玩,RTX3050則是距離暢玩還差那么一點,但兩者的1%Low表現都大差不差,2K分辨率下,A580“超大”的顯存位寬優(yōu)勢就展現出來了,稍微降一級畫質即可暢玩,而RTX3050則遠未達到暢玩水準。
1080P分辨率下的《生化危機4》對于兩者來說都不算難事,流暢運行不是問題,但RTX3050的1%Low表現則要比A580差上許多,游戲過程中會有些許小卡頓,降一檔畫質也許會是最好的選擇,而A580無論是平均幀數還是1%Low表現均能夠上60FPS這一暢玩水平線。
《木衛(wèi)四協(xié)議》這款游戲對于兩塊顯卡來說壓力則要小很多,無論是1080P還是2K都能隨意暢玩,但RTX3050在2K分辨率下的1%Low表現則差強人意。
《星球大戰(zhàn)絕地:幸存者》這款大作對于兩者都有不小壓力,但A580仍舊要比RTX3050強上許多。
《F1:23》或許是此次測試的游戲中最為輕松的游戲,但也是出現唯一一款反轉的游戲,受限于驅動優(yōu)化的原因,A580竟然罕見的沒能打過RTX3050,但在如此高的幀數下,兩者的差距也屬于“細不可聞“。
在另一款賽車類游戲《極限競速:地平線5》中,A580依舊保持領先,無論是1080P還是2K,平均幀數和1%Low幀都要遠遠超過RTX3050,可以說是發(fā)揮出了A580應有的硬件優(yōu)勢。
眾所周知,更新新DLC后的《賽博朋克2077:往日之影》對顯卡性能再一次提出了不小的考驗,所幸在如此壓力下,A580依舊憑借過硬的硬件素質領先RTX3050,1080P分辨率下能夠達到暢玩水準,但2K分辨率則過于吃力了。
1080P下的《漫威蜘蛛俠:重制版》對于兩者來說都不算什么壓力,但在2K分辨率下,RTX3050則基本只能在流暢的邊緣徘徊,但所幸1%Low幀表現不算太差,而A580則依舊可以順暢游戲。
綜合8款游戲的測試成績來看,1080P下A580平均要比RTX3050領先18.04%,8款大作平均幀來到85幀,如此成績應對絕大部分主流3A大作來說是性能足夠的。
2K分辨率下,憑借更慷慨的顯存規(guī)格,A580的領先幅度來到23.77%,相比1080P分辨率來說再次進步,只是63幀的平均水平,對于2K全高畫質來說還是比較著急,但好在其價格便宜,也不失為入門選擇,而RTX3050則基本只有51幀,對于它來說2K分辨率壓力還是比較大的。
EF點評:
對比基準測試會發(fā)現,A580在游戲測試中基本沒能發(fā)揮出全部硬件實力,相比較基準測試57%的領先來看,如此游戲領先確實還有非常大的潛力可以挖掘,但好在Intel也在不斷推出新驅動以優(yōu)化不同游戲,要知道,羅馬并非一日建成,同樣的,NVIDIA在顯卡領域深耕30年,其各種技術沉淀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戰(zhàn)勝,當然,Intel也深知這一點,以更為慷慨的硬件水平”降維打擊“NVIDIA,可以說Intel這次進軍獨立顯卡領域是有備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