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是怎樣的一股浪潮
“今天,人類延伸自我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方式,就是發(fā)展出了改變生命本身的技術,未來將是有機世界和合成世界的聯(lián)姻,正如未來一定是人類和機器人的聯(lián)姻?!?/p>
這是皮埃羅·斯加魯菲等在《人類2.0:在硅谷探索科技未來》一書中對科技未來的暢想。在該書中,斯加魯菲從眾多新技術中選取了最有潛力塑造人類新未來的技術類型展開闡述,涉及大數(shù)據(jù)、物聯(lián)網(wǎng)、人工智能、納米技術、虛擬現(xiàn)實、社交媒體、區(qū)塊鏈、太空探索、3D打印和生物科技。
斯加魯菲曾撰寫過《硅谷百年史》,顯然對硅谷創(chuàng)新頗為了解且情有獨鐘,因此,在《人類2.0:在硅谷探索科技未來》一書中,作者用了大量科技公司的創(chuàng)新案例來佐證。
一如通俗的科技類大眾讀物一樣,斯加魯菲在本書中也“常規(guī)動作”般暢想了人類科技的遠景:人工智能如今爭議不休的“奇點”,是人類能否通過機器智能達到永生的問題;生物技術中的基因編輯,早已向改造物種、設計新物種的方向狂奔,人類還嘗試改造自身的基因來戰(zhàn)勝疾病乃至“返老還童”;納米技術則被用來發(fā)明這個星球上前所未有的新材料,嘗試制造可以在人體內(nèi)運行的機器人;虛擬現(xiàn)實和3D打印技術可能會在某一天創(chuàng)造人類的實體替身。。.。。.這個時代我們所探討的科技未來,最具沖擊力的地方在于,它們可能會重新定義人類。也許有一天,科技能讓我們青春永駐,也許我們的意識、記憶、欲望和情感也都可以在出生時“自定義”,但這些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
對于科技對人生命本身的介入,斯加魯菲認為,用“人類2.0”這一開放性概念來表述最恰當不過了。之所以說這是一個開放的概念,是因為人類和科技的未來到底會進化成什么樣,取決于人類進化之路上的自主選擇。而之所以用“人類2.0”這一界定,是因為在過去幾千年的人類發(fā)展史上,雖然我們已經(jīng)制造了各種工具來延伸自我,技術也改變了人類生活的方方面,但人類生命本身卻一直沒有什么變化。現(xiàn)在,人類發(fā)明了汽車、飛機、高鐵、磁懸浮、衛(wèi)星,坐在火車上還可以玩手機,但生理結(jié)構跟秦代或唐朝坐在馬車里的古人是一樣的,都遵循一樣的生命規(guī)律。然而,今天不斷涌現(xiàn)的新科技卻在試圖顛覆這一切,重新定義人類。
對于斯加魯菲分析的十類前沿科技,筆者較感興趣的是人工智能。在其看來,人類根本不必擔心人工智能的外在威脅。這一判斷與我們熟知的埃隆·馬斯克、比爾·蓋茨及斯蒂芬·霍金等人對人工智能的擔憂形成強烈反差。為何會有這樣迥異的判斷?斯加魯菲給出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幾點:
其三,人工智能的未來在“增智”。有關人工智能的未來,斯加魯菲認為,人工智能只會輔助人類的智能,不斷提供新的“實用的”技術,而不會產(chǎn)生像人類一樣的“智能”。因此,從根本上說,技術永遠只是人類的合作伙伴而非替代品。從1961年人們將第一個電子芯片植入人類耳朵開始,到如今的“意念控制”技術開始不斷取得進展,在未來的半機器人時代,人工智能和生物交叉技術聯(lián)姻將會不斷增強人類的智能。有關人工智能的這種思想,其實是技術哲學的“延伸”說。按照這種思想,技術是人類身體的延伸,通過“增強”人體機能來使人類做超越自己身體的事情。
當然,除了技術哲學的“延伸”說之外,《人類2.0:在硅谷探索科技未來》一書中還提及有“消長”說、“倒置”說?!跋L”說是一種悲觀的觀點,從這個視角來看人工智能的話,人工智能的發(fā)展將使人類面臨智能退化的危險。我們在創(chuàng)造出各種聰明的機器的同時,也在創(chuàng)造更加愚蠢的人類。許多高科技含量的技術越來越依賴更傻的用戶,這些技術不斷要求人類變得和機器一樣,說著“機器語言”,做著“機器行為”,如此才能和身邊越來越多的機器互動。比如,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已經(jīng)有越來越多的場合,我們不斷按機器規(guī)則輸入各種賬號、密碼等,以便和機器對話溝通。
相較于技術哲學的“消長”說更加激進,“倒置”說進一步指出,與其說是人類創(chuàng)造了技術,不如說是技術創(chuàng)造了人類,技術發(fā)明者與發(fā)明物之間的關系完全可以倒置審視。一部科技發(fā)展史可以被看作是人類不斷發(fā)明新器物的過程,但也可以被看作是新器物不斷借助人類完成進化的過程。這就涉及到一個更為深刻的問題:技術與人類,到底誰在進化?對此,《人類2.0:在硅谷探索科技未來》一書提出,幾千年來,人類幾乎一直保持著原樣,而技術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因此,是技術而不是人類在進化。顯然,這一觀點具有一定的思想顛覆性,它沖刷著我們有關技術的一些固有的的看法,使我們看待世界多了一雙慧眼。
斯加魯菲原籍意大利,研究領域涉及數(shù)學、計算機、人工智能和認知科學等,在硅谷工作和研究超過30年,從2000年開始在美國斯坦福大學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從事相關研究工作。正是由于自己橫跨產(chǎn)、學、研多領域,因此,在《人類2.0:在硅谷探索科技未來》一書創(chuàng)作過程中,作者加注了許多來自科技創(chuàng)新前沿的資訊,從而使該書讀起來接地氣而不晦澀。
每一個時代,置身其中的人們往往會感嘆,這是一個科技發(fā)展的黃金時代,一場革命的風暴即將來襲。而事實上,風暴往往千呼萬喚也不出來,似乎故意在考驗人類的耐心。這背后的原因,或許是科技創(chuàng)新的積累還沒到臨界點,引爆科技革命的關鍵領域尚未取得突破性進展。如今,盡管我們依然無法預言,一場真正的科技革命就要來臨了,但在大數(shù)據(jù)、生物科技、納米技術及人工智能等領域,卻隱隱地感覺到孕育著一種風暴的可能性。或許這種可能性的感覺,會激發(fā)人類的智能潛能,最終催生出一場真正的科技革命風暴。
對于趨勢,最好的策略就是提前預知它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