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系列文章中用到的jdk版本均為
java8
LinkedList
類圖如下:
LinkedList
底層是由雙向鏈表實現(xiàn)的。鏈表好比火車,每節(jié)車廂包含了車廂和連接下一節(jié)車廂的連接點。而雙向鏈表的每個節(jié)點不僅有指向下一個節(jié)點的指針,還有指向上一個節(jié)點的指針。
在LinkedList
源碼中有一個Node
靜態(tài)類,源碼如下:
private static class Node<E> {
E item;
Node next;
Node prev;
Node(Node prev, E element, Node next) {
this.item = element;
this.next = next;
this.prev = prev;
}
}
一個Node
節(jié)點包含三個部分,分別是
item:數(shù)據(jù)
next:下一個節(jié)點的指針
prev:上一個節(jié)點的指針
LinkedList
的主要變量如下:
// 集合中的元素數(shù)量
transient int size = 0;
/**
* 首節(jié)點的指針.
* Invariant: (first == null && last == null) ||
* (first.prev == null && first.item != null)
*/
transient Node first;
/**
* 尾結(jié)點的指針.
* Invariant: (first == null && last == null) ||
* (last.next == null && last.item != null)
*/
transient Node last;
一、添加元素
LinkedList
支持在任意節(jié)點位置添加元素,不僅提供了集合常用的add()
方法,還提供了addFirst()
和addLast()
,add()
方法默認調(diào)用addLast()
方法,也就是默認是往鏈表尾部插入元素的。
add()
方法源碼:
public boolean add(E e) {
linkLast(e);
return true;
}
1.1 尾部插入元素
linkLast()
源碼如下:
void linkLast(E e) {
final Node l = last;
final Node newNode = new Node<>(l, e, null);
last = newNode;
if (l == null)
first = newNode;
else
l.next = newNode;
size++;
modCount++;
}
我們來畫張圖演示一下如何給鏈表尾部插入元素:
假如鏈表中沒有元素
對應源碼中的if語句
,如果沒有元素則新增的這個節(jié)點為鏈表中唯一的一個元素,既是首節(jié)點,又是尾結(jié)點,前一個元素的指針和后一個元素的指針都是null。這里注意head
節(jié)點不是第一個節(jié)點,head
節(jié)點只是標識了這個鏈表的地址。
假如鏈表中有元素
對應源碼中else語句
。先將新增的元素當成Last
節(jié)點,然后將原來的Last
節(jié)點的next
指向新節(jié)點。
else
l.next = newNode;
一圖勝前言,畫個圖是不是什么都明白了。
1.2 頭部插入元素
linkFirst()
源碼如下:
private void linkFirst(E e) {
final Node f = first;
final Node newNode = new Node<>(null, e, f);
first = newNode;
if (f == null)
last = newNode;
else
f.prev = newNode;
size++;
modCount++;
}
還是根據(jù)上面的圖來解讀一下源碼,先將第一個節(jié)點賦值給中間變量f
,將新節(jié)點newNode
賦值給first
節(jié)點。如果鏈表沒有元素,則Last
節(jié)點和First
節(jié)點都是新插入的節(jié)點newNode
,否則,將原來的First
節(jié)點的頭指針指向新節(jié)點。
二、刪除元素
LinkedList
提供的刪除方法有根據(jù)索引
和元素
刪除,除此之外還提供刪除第一個元素和最后一個元素的方法,這里我們只分析一下根據(jù)索引刪除的方法。
public E remove(int index) {
checkElementIndex(index);
return unlink(node(index));
}
checkElementIndex(index)
方法就是用來判斷傳輸?shù)乃饕凳欠窈戏?,不合法則拋出數(shù)組越界異常。重點來看一下unlink(node(index))
方法是如何刪除元素的。
node(index)
方法源碼:
node(index)
方法就是根據(jù)索引獲取該索引位置的節(jié)點
Node node(int index) {
// assert isElementIndex(index);
// 如果指定下標 < 一半元素數(shù)量,則從首結(jié)點開始遍歷
// 否則,從尾結(jié)點開始遍歷
if (index < (size >> 1)) {
Node x = first;
for (int i = 0; i < index; i++)
x = x.next;
return x;
} else {
Node x = last;
for (int i = size - 1; i > index; i--)
x = x.prev;
return x;
}
}
unlink(Node x)
源碼如下:
E unlink(Node x) {
// assert x != null;
final E element = x.item;
final Node next = x.next;
final Node prev = x.prev;
if (prev == null) {
first = next;
} else {
prev.next = next;
x.prev = null;
}
if (next == null) {
last = prev;
} else {
next.prev = prev;
x.next = null;
}
x.item = null;
size--;
modCount++;
return element;
}
畫張圖分析一下刪除是如何進行的:
假設(shè)刪除的是第一個元素:則它的
prev==NULL
,我們需要將他的后一個元素(圖中的second)作為第一個元素假設(shè)刪除的是最后一個元素,則它的
next==null
,我們需要將他的前一個元素(圖中的second)作為最后一個元素如果是中間的任意元素,則需要將它的前一個元素的
next
指針指向它的后一個元素,同時將它的后一個元素的prev
指針指向它的前一個元素。
三、總結(jié)
LinkedList
底層是由雙向鏈表實現(xiàn)的,由于是鏈表實現(xiàn)的,不僅要存放數(shù)據(jù),還要存放指針,所以內(nèi)存開銷要比ArrayList
大,刪除元素不需要移動其他元素,只需要改變指針的指向,因此刪除效率更高,同時它沒有實現(xiàn)RandomAccess
接口,因此使用迭代器遍歷要比for循環(huán)更加高效。LinkedList
也支持插入重復值和空值,同樣也是線程不安全的。
特別推薦一個分享架構(gòu)+算法的優(yōu)質(zhì)內(nèi)容,還沒關(guān)注的小伙伴,可以長按關(guān)注一下:
長按訂閱更多精彩▼
如有收獲,點個在看,誠摯感謝
免責聲明:本文內(nèi)容由21ic獲得授權(quán)后發(fā)布,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如有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