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流在探索、測試、研究領域,用途廣泛,是打開電子測試微觀領域的一把鑰匙。人類探索微觀電流世界的過程從pA級到fA,再到aA,現(xiàn)已經(jīng)進入單個電子時代。
人們往往認為,DIY一個1pA測試器是需要經(jīng)歷巨大挑戰(zhàn)的。本文試圖說明,通過適當?shù)姆椒ê蛡鹘y(tǒng)而簡單的成熟技術,不僅可以很好的解決了測試1pA的問題,同時可以把測試下限做到1fA以下,進入aA領域。
電路圖及說明
用電池供電,微功耗設計;電池選9V,用低壓差低功耗的HT7150三端穩(wěn)壓成5V,自耗電<4uA;
然后用雙運放的一半,把5V分成±2.5V雙電源,這部分耗電<22uA;R3和R4把-2.5V分壓成100mV作為標準電壓,由R5=100G提供測試用的1pA標準電流。這部分耗電5uA;
最后,雙運放的另一半接成經(jīng)典負反饋I-V轉換電路,這部分耗電16uA;運放采用LMC6062AIN,很便宜的東西,典型Ib=10fA,典型Vos=100uV,耗電32uA;
運放也可以用LMC6042AIN,很便宜的東西,典型Ib=2fA,典型Vos=1000uV,耗電20uA;R6提供保護,不至于因偶然輸入過壓而導致運放損壞;
R7是反饋電阻,C4是反饋電容,用于抵消輸入電容的影響,提高響應時間,同時也與R7一起提供一定的時間常數(shù)。
合計耗電<47uA,一節(jié)9V充電電池(350mAh)可以使用7000多個小時。如果換用LMC6042AIN,總耗電<35uA,電池可以使用10000小時。
仿真
電路很簡單,預期會很順利,但實際上很艱難。大概是Multisim對于超高阻部分做的不好。
可以看到,仿真軟件把主運放的Vos取了0.35mV,另外也肯定加入了Ib的影響,最后的輸出有一點偏差,很正常。
準備材料、元件
除了個別元件比較難找外,其余都是很常見的。特殊的元件,主要是100G的電阻。
元件布局
先裁減好萬能板,主要元件排布一下。上邊是電源,右下是輸入,左下是輸出。
制作輸入隔離島
此處為關鍵部位,隔離島需要高度絕緣。采用優(yōu)質BNC插座,確認絕緣部分是特富龍材料,這是常見的最好的絕緣材料,電阻率可以超過10的15次方歐姆-厘米。
不僅如此,BNC插座的外皮,要強制在地電位,這樣與中心導體的電位差就很?。?lt;1mV),這樣才能保證漏電不超過0.1fA。
輸入島島芯的制作
這部分要實現(xiàn)良好的機械支撐和電氣絕緣,同時要盡量減少體積以免不必要的輸入電容和感染,這樣就直接在中心導體上焊接成四叉,分別接輸入、反饋電阻Rf、反饋電容Cf、運放輸入/保護電阻。
元件安裝和焊接
這部分沒有啥特別的,常規(guī)做法。不過也比較麻煩,斷斷續(xù)續(xù)焊了兩個小時,剛剛完成。標準電壓源,不僅有0.1V,而且增加了10mV:
反饋電容制作
其實還沒有焊接完成,發(fā)現(xiàn)運放的輸出還沒有接,反饋電容還沒有位置,補做一個。
這個電容要求超低漏電、很小的容量,難于找到成品,只有自己做。用外徑0.55、內徑0.34的特富龍單芯雙絞線8cm,加密雙絞。測試一下,4.7pF,可以了。
安裝基本完成
又發(fā)現(xiàn)一個錯誤,電壓源的地接錯了,接到了-2.5V上去。改正后,裝上大部分元件后:
初步測試
用Mengxin DIY手持6位半測試,不給予任何電流信號,即輸入電流為零,只接上反饋電阻和反饋電容,零點貌似正常,不裝盒時有干擾,裝盒后大約為1.7mW,也就是17fA
加上1pA內部電流后,輸出大約是91.5mV,也就是915fA,正常。
初步采集
仍然用Mengxin 6.5,測試時保存在內部MicroSD卡中,采集了零點和1pA信號,結果非常平穩(wěn),噪音非常小。至此,1pA超微電流測試儀DIY成功!
運放的說明
看照片,這些都是Ib超級微小的CMOS運放,由于輸入級都是MOS管,因此Ib都非常小。盡管LMC6001很著名,但其用料和制作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只是出廠前進行了100%的測試,保證Ib<25fA而已。這些運放盡管Ib的指標值相差很大,但實際上相差不大,絕大多數(shù)都會低于典型值,或者Ib<10fA,因此可以基本隨便選用,使用前測試一下,個別的淘汰即可。
我主推LMC6042A和LMC6062A的原因,就是低耗電。Ib小,電流噪音就自然小。這些運放的電流噪音的指標都低于0.2fA/√Hz。Ib小,受溫度系數(shù)的影響就小。因此,超微電流測試,Ib是首要選擇目標。
價格上,LMC6001A貴一些,其它都很便宜,尤其是圖中的下面兩款,很容易買到。
其它的常用運放,還有一些金封的,例如ICH8500A、AD549LH、OPA128LM:
不過,根據(jù)國半,金封的Ib反而不如塑封的好,再由于價格貴,不推薦。
超高阻的說明
照片為我自己的測試過的所有100G的電阻。
A. 國產(chǎn)的100G真空電阻,有一定的電壓系數(shù),但低壓下表現(xiàn)尚可,溫漂也湊合。如果手頭正好有這種電阻,可以用在此處的超微電流測試儀里。
B. 新近國產(chǎn)100G,紅色漆皮,但表現(xiàn)很好。溫度系數(shù)大約0.14%/C,電壓系數(shù)很小,低壓下表現(xiàn)也非常好。
C. 日本FINECHEM的 RH2HVS,誤差只有1%(F),高壓下(10V~1000V)表現(xiàn)也非常好,但就是低壓下表現(xiàn)很差,介質吸收嚴重,一旦加壓(例如開機時的5V)則難于恢復,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表現(xiàn)出開路有輸出電壓,電荷釋放時間比較長。
D. 國產(chǎn)的片狀電阻,名義上是RI80,也許是小廠的產(chǎn)品,非常垃圾的東西,電壓系數(shù)超大,10V和100V下電阻能相差2倍以上,<1V下幾乎要開路(電阻>10T),其表現(xiàn)類似一個穩(wěn)壓管,因此絕對不可以用在此處。另外,該電阻的極化存儲現(xiàn)象也很嚴重。
根據(jù)Johnson Noise理論,可以測試的最小電流受下列電流噪音公式約束:
I^2 = 4 * k * T * B / R
其中k是玻爾茲曼常數(shù),為1.38E-23,T是絕對溫度,B是帶寬,R是信號源內阻。
把常見的T=300度、B=1Hz、R=10MΩ帶入,結果得到40.7fA。顯然這個噪音對于微弱電流還是太大,要想改進,在常規(guī)場合(比如不能搞低溫恒溫)、測試速度確定的場合下,唯一我們能做的就是提高信號源內阻。如果R選擇1GΩ,那么電流噪音就變成4.1fA了,減到了1/10。假如繼續(xù)把R增大到100G,那么噪音極限就達到0.4fA了(2fApp,如圖紅圈所示)。
吉時利往往被公認為是國際微電流測試最高水平,其目前仍然是保持記錄的靜電計K642,里面的反饋電阻最大用到了12次方(1T),這與其0.08fArms的電流噪音指標是吻合的。理論上,如果進一步要其測試下限達到1E-17(10aArms,50aApp)也是可能的,只要提高信號源內阻到100T,同時要加大一些測試時間,如下圖綠圈所示。因此可以看到,單從噪音從這一點看我們就需要超高阻。
(本圖來自吉時利低電平測試手冊,并做了延伸)
內阻越高則電流噪音越低,這個概念與微電壓的測試正好相反,因此有一些人轉不過彎來,不想用高阻.
的確,內阻高則噪音大,但噪音是與內阻的半次方成正比的,量程、增益是與內阻的1次方成正比的,算下來還是需要選擇高阻。無論是信號源的內阻,還是運放的反饋電阻,均受此規(guī)律制約。
數(shù)據(jù)采集的說明
數(shù)據(jù)采集,就是把微電流測試器的電壓輸出信號,轉變成數(shù)字數(shù)據(jù)保存起來。簡單一點的采集,要用到ADC,可以DIY,也有各種現(xiàn)成的采集卡、USB采集器可以買到。
但更方便的,是利用帶有計算機接口的商品萬用表。我最早用UNI-T的UT71,4位半表,具有RS232接口,帶有程序;后來用Fluke 289,需要用FlukeView;在基準測試中,我一般用3458A加上GPIB卡,靈活、準確而功能強大。但在這里,我用了Mengxin DIY的手持6位半萬用表,這表除了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的特性外,還帶有內置MicroSD寫卡器,這樣在采集的過程中不僅不需要交流供電,還可以脫離計算機,避免干擾。采集的數(shù)據(jù)為csv格式(逗號分隔文本)。
數(shù)據(jù)能夠采集下來,不僅可以長期無損保存,更可以后續(xù)做曲線、進行各種分析。我喜歡用Excel,在保存數(shù)據(jù)的同時,可以方便的求出平均值、最大最小值、標準差、阿倫方差等,更主要的,還可以作圖。
用微電流源進行測試
有人會問,自己DIY的微電流儀準嗎?誤差如何?如何校準?這個么,我這里正好有個WD-1直流微電流源,輸出范圍是0.01pA到110uA。
先裝好輸入BNC插座
用這個WD-1輸出1pA對DIY微電流儀進行測試,同時采集:
從表的讀數(shù)就可以看到,這次比較準了。開始不太準的原因是用的兩個100G的電阻,一個偏大另一個偏小。
現(xiàn)在這個Rf是找了一個合適的換上去的。目前正在測試中,測完后我貼出結果。更新,結果出來了,出奇的好。
由于該微電流測試器只有一級,是反向的,因此正電流輸入后讀數(shù)為負。剛才測試的時候把WD-1的輸出極性開關放到“-”的位置,輸出就為正了。1pA曲線平直、噪音很低。選取最好的100個數(shù)計算標準差,為0.28fA,這可以認為就是有效值噪音。同樣,選取100個計算峰峰值,僅為1.3fA。從靈敏度看,按噪音有效值的2倍計算,為0.6fA。
100fA的結果類似,直觀看一下曲線:
標準差0.30fA,峰峰值1.38fA
那么,如何認定該測試儀的測試100fA的“精度”呢?是2.5%?還是什么別的?
無論如何,可以把這個叫做100fA測試器也是可以的。
至于為什么測試1pA還比100fA好一點,不得而知,也許是偶然的。無論如何,1pA和100fA的短期穩(wěn)定性和重復性相近。用Cf=5pF、Rf=100G帶入理論計算公式計算一下,得到電流噪音的理論值是0.29fArms,峰峰值是1.44fA,可以看到,我的測試已經(jīng)達到了噪音理論值!要想再好是不可能的了,除非繼續(xù)增大反饋電阻。
如何衡量一個微電流測試器的好壞
有人會說,那還不容易,用精度,或者準確度。
實際不然,計量界早不這么用了,人家用不確定度。
不確定度中包含了重復性、偏差,加上其它的,我這里羅列一下:
A、穩(wěn)定性
穩(wěn)定是準確的基礎,沒有穩(wěn)定性就談不上精確。比如今天測試一個值,明天測試變了,那還有精度可言嗎?或者說,連續(xù)測試10次的結果變動很大,又如何準確測試?因此,測試器最重要的就是穩(wěn)定性,表現(xiàn)在指針表不晃動,數(shù)字表的末位不跳動。
具體一點說,穩(wěn)定性可以分為短期穩(wěn)定性(短穩(wěn))和中長期穩(wěn)定性。短穩(wěn)主要由噪音和干擾決定,也可以認為是測試的重復性,可以由噪音的真有效值(rms值)表示,或者由變動的峰峰值表示,計算時可以用標準差,或者更精確一些用阿倫方差(Excel均支持)。
以前手工計算一般只取10個連續(xù)的測試值計算,用計算機采集后一般取100個連續(xù)值。峰峰值計算比較粗糙但很方便,一般是真有效值的5倍或6倍。中期穩(wěn)定性一般由溫度變化引起,長期穩(wěn)定性一般由元件的老化引起,可以表示為每年變動百分之多少。
B、溫度變化情況,或者叫溫度系數(shù)。以每度變化百分之多少來衡量。對于I-V法的微弱電流測試儀,如果漏電能控制的很好,則溫度系數(shù)主要由反饋電阻決定的。因此,若想減少溫度的影響,那就要選擇溫度系數(shù)小的Rf。
超高阻的溫漂一般比較大,要求高的可以選擇氧化釕材料的高阻。另外,運放的Ib如果比較大,也會引起溫漂。Vos的溫漂對整體性能貢獻不大。
C、最小分辨。對于指針表,是指最小檔的最小刻度;對于數(shù)字表,一般是最靈敏量程的最末位數(shù)字代表的值。如果噪音太大,那么最小分辨往往沒有意義。試想一下,一個數(shù)字表在最靈敏的量程下,末位兩個數(shù)字總在因為噪音的原因在跳動,那最小分辨還有什么意思呢?誰還會去看最后一個數(shù)字?
D、靈敏度。靈敏度是度量一個微弱電流計的重要指標,可以認為,靈敏度為儀器能夠分辨的輸入改變的最小值,再小的輸入信號會被噪音淹沒,因此一般可以取噪音有效值的2倍。由于噪音的峰峰值大體上為噪音有效值的5倍,因此靈敏度也大體上等于噪音峰峰值的一半。
E、偏差。這個指標其實關系不大,有偏差校準一下就可以,或者知道了偏離多少,糾正一下即可?,F(xiàn)在測試儀大多數(shù)字化了,數(shù)字零點改正、數(shù)字比例糾正是很容易的事情。
微電流測試器的校準,可以通過剛才的類似WD-1的微電流源進行,也可以用標準電壓和標準高阻來進行。例如Keithley 6517的校準就是這樣的。標準電壓可以提供到非常好,例如Fluke 732B,可以精確的提供10V和1.018V電壓。高阻標準電阻,例如采用成品的BZ17超高阻標準電阻。
大部分靜電運放的噪聲電流均為0.1到0.2fA/√Hz之間,而新型、低噪音的7721怎么能一下子高出幾十倍?因此我認為應該是0.1fA/√Hz,等價為2.5T的電阻的噪聲。另一方面,超高的Rf也將因Ib而產(chǎn)生壓降,例如5fA和1T將產(chǎn)生5mV的輸出,所以也應該選取Ib盡可能小的。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由21ic獲得授權后發(fā)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如有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