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未投資RFID技術的零售商難以穩(wěn)定地提供門店發(fā)貨或在線下單店內取貨等新型零售服務。那些沒有投資RFID技術來管理其庫存的公司通常難以應付門店發(fā)貨或BOPIS服務所遇到的庫存問題。通過對受訪的2000多名消費者進行的調研顯示,有六成消費者對他們的“在線下單,到店取貨”購物經歷并不滿意。
調查還顯示,受新冠疫情的影響,在過去的2020年,消費者將一部分購買行為轉移至線上,但其中有超過一半的人表示,由于一些不理想的在線購物和退換貨經歷,未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他們還是會重拾原先的購物方式。門店發(fā)貨也成為了零售商2020年遇到的一大挑戰(zhàn)。根據埃森哲(Accenture)的一項新研究發(fā)現,參加調研的116家零售商中沒有一家能夠在24小時內完成線上訂購商品的交付,零售商平均需要2.8天才能完成訂單。相比之下,2019年的這一數字為1.8天??梢?,疫情之下,包裹運輸量上升,增加了物流的壓力,致使延遲交付成為普遍現象。
基于傳感、RFID、聲、光、機、電、移動計算等各項先進技術,建立全自動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建立物流作業(yè)的智能控制、自動化操作的網絡,可實現物流與生產聯動,實現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全面協同。例如一些先進的自動化物流中心,就實現了機器人碼垛與裝卸,采用無人搬運車進行物料搬運,自動輸送分揀線開展分揀作業(yè),出入庫操作由堆垛機自動完成,物流中心信息與企業(yè)ERP系統無縫對接,整個物流作業(yè)與生產制造實現了自動化、智能化。
安踏集團執(zhí)行董事兼首席財務官賴世賢表示,隨著RFID等智能化設備的投入和新科技手段的運營,商品在全價值鏈的信息將會更加的透明,能夠幫助集團重構業(yè)務流程、用戶體系、產品服務、商業(yè)模式和運營管理,實現全渠道零售物流模式的新突破,為安踏集團2025年雙千億戰(zhàn)略目標提供強有力的支持。該項目將應用輕載堆垛機、多層穿梭車、機器人等先進的自動化物流設備,并融入“RFID”“貨到人”等先進物流技術。該項目建成后將全面提升安踏集團物流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及服務能力,實現B2B和B2C等多種運營模式的融合,物流整體效率將提升200%。安踏集團物流平臺未來還承載著支撐集團2025年雙千億的戰(zhàn)略目標,布局全國,逐步建成晉江、華東、成都、鄭州、沈陽5個區(qū)域總倉和若干個云倉的高效物流網絡。
相較傳統條碼技術,RFID技術的優(yōu)勢在于存儲信息量大、非接觸識別、識別距離遠、識別速率高、可重復使用,以及可以與計算機信息系統進行信息對接交換等等。在實際場景中,應用RFID技術能夠大幅提升物流的運作效率,加快貨物的出入庫時間,減少人力消耗,快速精準地進行貨物盤點、貨物定位追蹤等等。目前,很多企業(yè)都意識到了RFID技術帶來的革新意義,包括美國的沃爾瑪、英國的樂購、德國的麥德龍等國際零售巨頭都在大力推進RFID技術的應用,并帶動物流和供應鏈的改革。平原直是日本近代物流的開山鼻祖,他于1971年創(chuàng)辦了日本托盤租賃株式會社(JPR),并大力推動建立托盤共用一體化體系。而在推動日本托盤一體化發(fā)展的過程中,RFID可謂功不可沒。
根據RAIN RFID聯盟的統計數據,RFID從2015年約50億的IC銷量,到2020年的短短5年間增長了四倍,總量超過200億顆。未來,預計這一增長還將加速,最樂觀的情況是預計今年IC銷量將達到300億顆,2024年將達到837億顆,最保守的預測則是580億顆。目前,可以看到幾大主流標簽廠商都在積極擴大產能,以滿足下游客戶越來越大的需求量。此外,傳統印刷行業(yè)也已經在積極轉向RFID技術,并希望借此推動自身的數字化轉型。目前,RFID的價值不僅僅在于對單個廠商、應用環(huán)節(jié)的改造,而是對于整個產業(yè)鏈的改造,實現從項目到平臺化的轉變,提供更智能、更多元化的服務。在物聯網發(fā)展和智慧城市建設的推動下,RFID技術也必將迎來更高速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