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臺的這邊,一位身材微胖的鼓手坐在椅子上,頭戴 VR 頭顯,手持兩支鼓棒“抽風”。
舞臺的那邊,一位消瘦的男子戴著奇怪的手套,雙臂張開像在打太極。舞臺上沒有一樣樂器,但犀利的鼓點、清脆的鋼琴還有悠揚的大提琴聲音卻能隨著他們的動作變化響徹整個會場。
酷玩樂隊(Coldplay)的金曲《Clocks》響起,熟悉的旋律遇上了樂手夸張的動作,一種奇妙的違和感產(chǎn)生又很快消失在空中。
鋼琴、提琴和架子鼓發(fā)出的聲音,其實是琴弦和敲擊鼓皮的震動帶來音箱和鼓桶的共振——音樂本質(zhì)上是物理范疇里的藝術。但在這場虛擬現(xiàn)實音樂盛宴當中,機器視覺取代了常規(guī)的物理原則。這就是發(fā)生在英特爾年度技術大會 IDF16 上的一幕。
這套“空氣架子鼓”由英國利物浦音樂科技公司 Aerodrums 開發(fā)。Aerodrums 幾乎不需要安裝,因為它本身就沒有鼓和踏板,而是采用高頻精確的動作捕捉技術,捕捉鼓手“敲空氣”和“踩地板”的動作,然后在計算機里將動作實時轉(zhuǎn)換為音色。
而在 IDF上,英特爾的 VR 技術讓鼓手在敲擊的同時,還能在頭顯里看到一套虛擬的架子鼓。鼓還會隨著敲擊發(fā)生形狀變化(稍微有點假,但還是超酷的!)
這套方案直接解決了鼓手們最頭疼的問題:架子鼓的購買和維護、裝鼓的車和儲藏室、昂貴的隔音裝修和不爽的鄰居……
Aerodrums 能夠輸出標準 MIDI 數(shù)字音樂信號,目前的市場售價只有 199 美元。
像個法師一樣用雙手和雙臂演奏美妙旋律的音樂家名叫 Kevin Doucette,他自己設計并組建了一個小團隊制造了這臺“空氣鋼琴”。準確來講,這臺設備應該算作合成器,能夠演奏出不同的電子音色,只要有音色庫當然也可以模擬提琴、鋼琴或任意一種真實的樂器。
Doucette 用雙手“彈奏”空氣。
這臺合成器的核心同樣是動作捕捉,采用的是兩顆英特爾自家的 RealSense 實感攝像模組。普通的攝像頭只能拍攝二維畫面,而 RealSense 能在三維空間里捕捉物體的姿態(tài)、位置和動作。
在自己的左右手之間,Doucette 來回切換低音和高音,或者鋼琴和提琴等不同音色。如果是在一場普通的電子音樂會上,想要做到這樣的隨心所欲身邊至少要有三四臺鍵盤吧?
這般酷炫的場景出現(xiàn)在芯片巨頭英特爾的年度盛會上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了,如果說樂視擅長開發(fā)布會,那么英特爾應該算得上科技公司里最會開音樂會的了。
往屆 IDF 上,音樂家?guī)е娴奶崆?、吉他或其他樂器演奏,英特爾?RealSense 來拍攝他們,用詭異的光環(huán)、粒子特效和畫面疊加起來呈現(xiàn)朦朧迷幻的效果。今年,虛擬/增強現(xiàn)實技術的質(zhì)變,給英特爾的音樂會事業(yè)帶來了一次全面升級……
說不定明年,我們都可以躺在自己的家里戴著頭顯參加 IDF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