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輔助上海公交定位
隨著標準的制定、應用領域的廣泛、應用數量的增加、工藝的不斷提高、技術的飛速進步(如在圖書方面,在封面或版權頁上用導電油墨直接在印制射頻識別天線),其成本會更低;其次識別距離更遠,即使是無源射頻識別標簽也能達到幾十米;體積也將更小。微信掃描公交站牌上的二維碼,查詢“上海公交”APP,看車站電子顯示屏,這些都可以輕松知曉下一班車的到站時間。預報公交車到站時間在上海已經常見,但乘客不知道的是,其他城市多為“站次預報”,而上海在全國率先挑戰(zhàn)“時間預報”:不但鎖定下一班車位置,還要告訴乘客“幾分鐘后到”。
車載GPS啟動“慢熱”
一些乘客發(fā)現,公交車到站時間預報不夠準。比如,剛顯示“等待發(fā)車”,突然車子就停到了面前,猝不及防;說好3分鐘后到站,可時間已到,卻繼續(xù)顯示“還有2站,約3分鐘”。
考慮到路況等因素,尤其是早晚高峰期間,預報調整幾次,不足為奇。但是,車輛有時剛剛開出始發(fā)站,受擁堵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較小,為什么預報也會不準呢?“這與車載GPS的‘慢熱’有關。”久事公交集團信息管理部經理楊復彬解釋,公交車等待發(fā)車時一般都會熄火,GPS定位設備也相應停工,等到重新發(fā)車再恢復。冷卻的發(fā)動機在升溫過程中,GPS要經歷一段適應期,才能開始工作。這一小段“時間差”,影響了進站預報的準確度。
預報準確率提高3%
楊復彬透露,上海公交實時到站信息預報的準確度,去年為88%-89%,今年提高到了91%-92%。“道路擁擠狀況難以預測,預報不可能百分百精確。”他坦言,準確率接近九成,已經很不容易,再每升1個百分點,都是難上加難。
3%的進步,得益于一項技術改進——所有發(fā)車屏全部升級,與調度室電腦和中途站預報屏同步連接。“這就解決了發(fā)車階段GPS的‘慢熱’問題,后臺無需再等GPS提供數據,只要根據發(fā)車屏來預報發(fā)車時間。”楊復彬強調說,信息預報等各類公交智能化系統(tǒng),都離不開一個堅強后盾——久事公交集團今年3月投用的全新數據中心,存儲容量由140TB提升到900TB;帶寬由200M提高到450M;運算能力漲了幾倍。
精準預報時間,需要海量運算,對數據存儲與計算能力要求很高。“比如,今天是周一早高峰又遇到下雨,后臺就會去數據庫尋找相似的關鍵詞。存儲量越大,有價值的數據越多;運算能力越強,越快找到。由此建立的模型就越完善,預報準確率也會水漲船高。”
只靠GPS先天不足
“上海主動選擇到站預報的高難度模式,是想提供更精準到位的出行服務,讓乘客知道具體要等多久。”楊復彬說,“況且,GPS技術有先天不足。一旦進入隧道等封閉環(huán)境,沒了信號,后臺就會與車輛短暫失聯,暫時喪失預報功能。”
他補充說,高架橋下的GPS信號也比較弱。比如,主要在延安路高架下方行駛的中運量71路,僅憑車載GPS很難持續(xù)定位。“我們在沿途引入RFID(射頻識別)技術輔助定位,并增設了許多GPS信號增強器,確保71路的到站預報準確率。”楊復彬分析,“站次預報”完全依賴GPS數據,“時間預報”則在此基礎上,做大量運算、處理和分析,繼而建立模型,努力給出更精確的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