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在“炙手可熱”中已經走過了第一個5年,2014年,海爾正式發(fā)布U+、蘋果發(fā)布Homekit、谷歌收購Nest、三星拿下SmartTing,第一批“抓螃蟹”的時代弄潮兒讓智能家居這個遙遠的夢想開始在普通人的家庭中生根發(fā)芽,由此也誕生了第一批“嘗鮮”的智能家居用戶們。
5年過去了,如今的智能家居水漲船高,而那些曾經第一時間嘗鮮未來生活的“食客”們,如今怎么樣了呢?
吐槽1:手機多了一堆APP,設備誰也不聽誰
想開燈,你要先掏出手機、解鎖、打開APP、等待加載、點擊開燈……燈亮了,吳剛(化名)的抱怨也開了閘:“之前買了一堆智能產品,回家才發(fā)現每個牌子的產品都要下個APP,聯動不了還不如遙控器方便,圖啥呢?”
吐槽2:剛買的時候很新鮮,玩了一陣就吸灰
能查天氣、聽歌、講故事……“剛買智能音箱那會兒孩子整天玩,就連孩子爸沒事都要‘逗’上兩句”,家住鄭州的李蕊(化名)當時還覺得挺好,沒成想,不到一個月爺倆就不碰了,用孩子爸話說就是:“手機不比這個功能多啊?”
吐槽3:好玩不好用,就像買回家個“花瓶”
家里明明有個智能洗衣機,怎么還手洗衣服?說起這事,湖北的湯姆(化名)一臉無奈,原本想給母親買個“先進”的智能洗衣機圖個方便省事,沒想到費水費電不說,連洗衣粉都漂不干凈,加上操作費事教一遍老人忘一遍,這不就是個“花瓶”?
目前的智能家居可以說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資本熱情參與積極操作,可用戶體驗卻稱不上美滿,甚至有些冷淡。面對這種“矛盾”的現狀,我們通過以上案例順藤摸瓜,就能發(fā)現智能家居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包括產品不聯動、服務不主動、硬件功能不達標等,一句話概括就是“用戶體驗不好”。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3個:一、標準不統(tǒng)一,造成家庭互聯網入口五花八門。各品牌的智能家居沒有統(tǒng)一的入口,各自為營,這歸根到底還是產品不成套、服務碎片化的原因,如果一個品牌能夠提供所有智慧產品,那入口將不再是問題;二、概念酷炫,實際上并不實用。有些功能聽起來挺“唬人”很炫酷,實際上對生活沒有任何助力反而成了累贅,消費者何苦要買呢?三、硬件跟不上,生活質量沒有顯著提高。就像湯姆吐槽的那樣,“智能”變“智障”,還連衣服都洗不干凈,這不是添亂嗎?
產品體驗不完美,讓愿意“試水”的第一批用戶掉到坑里,這是對用戶信任和積極性的打擊。但也不必因此唱衰行業(yè),在5G背景下,智能家居發(fā)展勢不可擋,從海爾、華為、小米等企業(yè)的最近動作來看,各大廠商也在試圖找到那把讓市場大門洞開的金鑰匙。
剛入8月,行業(yè)巨頭們便動作頻頻。首先是在今年更名并且宣布換賽道的“海爾智家”,在細分場景上頻頻發(fā)力。8月7號,“海爾智家”宣布,落地智慧臥室場景并于今年8月底在全國開售。“小優(yōu)、小優(yōu),我要睡覺了!”只需一句話,智能音箱聯動窗簾自動關上,臥室燈滅掉,香薰機打開,睡眠過程中,智能枕聯動空調主動調整溫度、潔凈度……
回到智能家居的原點,最根本的還是要打動用戶。只有從用戶出發(fā),才能走的更遠??偨Y這些科技巨頭的布局無非兩點:一是 “讓產品變智慧”,硬件本身有突破,保證好的性能。二是“讓家變智慧”,物聯技術有突破,讓連接更好,操作更簡單、場景更實用。而在這兩點上,海爾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在硬件上,向來重視原創(chuàng)科技的海爾,推出的每款智慧家電都是各領域的“頂配”產品,冰箱保鮮最好,洗衣機洗護最佳。在物聯技術上,海爾從化繁為簡,全面實現語音控制、主動服務,做到老人孩子都能簡單操作,買回家的智慧產品還可以迭代升級,例如智慧熱水器可通過AI算法記錄并學習用戶的使用習慣,使用3—4次后,就無需再設置,它可以根據你的習慣提前準備熱水,這種時刻為用戶著想的思維看似簡單,實際卻是最難落到實際的。
那些第一批把智能家居買回家的人現在怎么樣了?其實,除了“吐槽”,很多用戶也坦言在一些智能單品的幫助下享受到了便利,但同時,他們也在期待智能家居在產品、場景等方面更多新的更迭,期待生活方式上的真正轉變。而面對這些用戶需求,如何在智能家居藍海中分一杯羹,海爾的“用戶思維”或許為行業(yè)做出了表率。畢竟,智能家居發(fā)展走向,掌握在用戶手里;未來誰是智能家居“掌舵人”,更是用戶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