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最近一次太空試驗,研究人員聲稱研制出了可以利用活細胞檢測到有害化學物和毒素的生物傳感器。圣地亞國家實驗室表示,如果生物傳感器能繼續(xù)有效,就將利用它來開發(fā)能用于戰(zhàn)場勘測的感應技術(shù)。
通過納米自裝配方法封裝在生物傳感器中的細菌經(jīng)過基因處理,能夠在感應到特殊毒素時生出熒光。在暴露在輻射和太空的冷真空環(huán)境下之后,這個傳感器原型將由國際空間站的下一班航天飛機帶回地球,以進行其它測試。
圣地亞國家實驗室的顧問,化學工程博士Helen Baca說:“我們相信利用活細胞可以研制出更小更靈敏的生物傳感器。”
該實驗室此前聲稱能將自裝配的納米晶導入到薄膜內(nèi)。通過控制納米晶架構(gòu),使之自動組合以包圍活細胞,研究者可以將之密封在一個用于傳感器的受控環(huán)境里。
如果細胞在空間站里能夠存活,并在返回到地球之后繼續(xù)保持感應作用,研究人員就希望可以將之開發(fā)生物傳感器應用。例如,國防部正在尋找一種能夠由昆蟲攜帶到戰(zhàn)場中的微型傳感器。另外,無人飛機也可以遙測到任何由生物武器或者的生物危害產(chǎn)生的熒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