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ic通信網訊,任正非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有見過的人說:穿得很普通,不大起眼,就像一老農民。這卻往往更能吊起大家的胃口。
見識過不少企業(yè)家大佬的眉眼與形跡,跟任正非卻一直緣慳一面。用一周時間看完《下一個倒下的會不會是華為》之后,用“六張面孔”來描述這位商界神人。通過這“六張面孔”,這個人的形象終于豐滿起來,如在眼前。
1、病人
吳曉波將王石定義為“病人”,易立競將崔永元也歸在此類。而任正非,其實也是不折不扣的“病人”。
在華為的艱難時期,任正非得過高血壓和糖尿病,患過抑郁癥和焦慮癥,并做過兩次癌癥手術。
肉體的折磨、精神的變異會帶來痛苦,卻也會帶來別樣的收獲。中國的資深病人賈平凹說:病是一種命運,一種哲學。西方的知名病人尼采說:一個人如果感受不到命運所施加于身的巨大苦痛,他如何能夠成就偉業(yè)?事實無情地佐證了他們的論調,美國精神病學專家納賽爾-伽米研究發(fā)現(xiàn):那些在非常時期表現(xiàn)卓越的領袖人物通常都有精神方面的疾病。
任除了生病所帶來的肉體苦痛,站在金字塔尖的徹骨孤獨,更多的或是華為尷尬的“身份焦慮”。在國內,是軟弱無力的民企,提心吊膽的“新興資產階級”;在國外,卻又被戴上“紅帽子”,接受“共產黨企業(yè)”所面臨的種種歧視與審查。
殺不死他的,將使其更強壯。長期的與病周旋,病中看病,他給自己開的藥方是:艱苦奮斗。在異于常人的孤獨、苦痛與危機感中,他明心見性,也鍛造了一身鋼筋鐵骨。
2、失敗者
陳丹青曾說:中國人的信仰就是“去他媽的,活下去最要緊”。
企業(yè)是企業(yè)家的信仰。他們的首要信條也是要確保企業(yè)“活下去”。
而要活下去,需要不斷地跨越失敗、遠離死亡。
未知死,焉知生;未知敗,焉知成。
華為25年,瀕臨死亡過:險以100億美元落袋摩托羅拉囊中;“港灣事件”等危急險情也有過幾次。但客觀地講,讓這家企業(yè)眼前一黑的“坎兒”未必就比同期別的企業(yè)更多,而成績卻不比別家少。
但在任正非心中,華為沒有成功,只有成長。他常說:“生命總是要終結的,我們現(xiàn)在所做的一切努力就是延長華為的壽命,不要死得那么快,更不要死得那么慘。”“十年來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敗,對成功視而不見,也沒有什么榮譽感、自豪感,而是危機感。也許是這樣才存活了十年”。正如《少年PI的奇幻漂流》里的少年,他最后發(fā)現(xiàn),沒有老虎他活不了,正是這只老虎助他一路抵擋風雨,漂洋過海。
這是近乎殘酷的清醒與誠實。在企業(yè)家與企業(yè)的諸種傳記中,書名無不渲染成就與輝煌,光榮與夢想,唯有華為,在其官方堅持之下用了《下一個倒下的會不會是華為》這樣一個不無驚悚的名稱。
任正非有個生活習慣:鐘愛壁爐。他活在冬天,心中有光。“燈在人就在”,基業(yè)便也會在。
3、傻子
回看華為創(chuàng)立初期,任正非的追述很有意味。
“前十年幾乎沒有開過辦公會類似的會議,總是飛到各地去,聽取他們的匯報,他們說怎么辦就怎么辦,理解他們,支持他們;聽聽研發(fā)人員的發(fā)散思維,亂成一團的所謂研發(fā),當時簡直不可能有清晰的方向,像玻璃窗上的蒼蠅,亂碰亂撞……。也許是我無能、傻,才如此放權,使各路諸侯的聰明才智大發(fā)揮,成就了華為。我那時被稱作甩手掌柜,不是我甩手,而是我真不知道如何管”。
當年的青澀一覽無余??少F的是,如今已自信到敢于自嘲的任,卻依然保持著某種“傻”勁兒:華為已成世界第二大通訊公司,卻沒有做過一寸房地產,公司堅持不上市,個人堅持不上鏡……?!吨袊髽I(yè)家》原社長劉東華曾說:任正非幾乎是中國最有靜氣和最有定力的一個企業(yè)家。
在抱樸守拙中,卻自有他的計算與精明。任正非曾解釋過為何自己只有華為百分之一點多的股份,“不是我不想要多,是我不敢要多。中國有句俗話,肥豬容易被殺了過節(jié)。在中國現(xiàn)行的體制下,也許我是聰明的。……有一次黃昏以后,我自己開車去離深圳200公里的山溝開會。換個富人就不敢這么做……”
4、土狼
2012年,李彥宏喊出“鼓勵狼性,淘汰小資”,引發(fā)輿論熱潮。
其實,十幾年前,其前輩任正非就對此多有論述。
盡管華為領導層對企業(yè)被媒體冠之以“土狼”稱號并不認同,但任正非卻的確是國內較早提倡狼性的企業(yè)家之一。1997年,任會見美國客人時便提出,“華為要有狼的精神,要有敏銳的嗅覺,強烈的競爭意識、團隊合作和犧牲精神”。
幾十年來,“狼性文化”也成為華為的標簽。但如今看來,利弊自在:在野蠻生長的階段,狼奔豕突的兇猛給了華為快速躍進的動力。而目前,企業(yè)已然成為國際級的行業(yè)標桿,社會邁入一個更加民主化、碎片化的時代,如馬云所言,“世界在變,天已經變了”。新的社會語境下,“狼性”面臨挑戰(zhàn),任正非恐怕得更多考慮如何因應變革,順勢而為,改造企業(yè)文化。
而任正非的“土”也是企業(yè)的一個基因缺陷。一方面,華為的企業(yè)運營理念、管理思想樸拙而有實效,但在一定程度上卻缺乏普適性與新鮮感,對其3萬國際員工不能產生強黏度的吸引力。另一方面,這種“土”讓華為手機等終端產品在設計、營銷等方面開拓乏力……
5、中庸者
王健林將“膽大”作為自己成功的核心密碼;柳傳志卻強調:企業(yè)家不是賭徒。
華為緣何成其大?任正非曾在與下屬聊天時對其成功緣由一言以蔽之:中庸之道。
中庸不等于平庸,古人云:執(zhí)兩端而用中,極高明而道中庸。做企業(yè)與做人一樣,都需要“安全地冒險”,而最高境界都是“從心所欲不逾矩”。
正是如此,任正非贊賞狼性,卻又提出“灰度”。他一直提倡“小改進,大獎勵;大建議,不鼓勵”。反對激烈變革,倡導持續(xù)改進,“無窮接近合理”。他說:保守有什么不好呢?“保”是保持,“守”是守定,難道不好嗎?非要打碎了全部的盆盆壇壇就是進步?不見得。[!--empirenews.page--]
政商界熱度的《二號首長》里揭示:中國官場的最高規(guī)則是平衡。在這樣一個復雜國度里經營,任正非也深知“平衡”的重要,他以警惕、經驗與思考認真把握著大大小小的尺度與界限。
6、獨裁者
喬布斯去世時,任正非曾陪同身為“喬粉”的小女兒默哀一分鐘。
在他看來,中國出不了這號人物,因為社會缺乏寬容。而在部分員工眼里,或許任本身正和喬布斯一樣,是一位企業(yè)專制者:他會當著外人的面,用難聽話訓斥公司其他領導;甚至有時候失去理智,會用腳踢身邊的員工……。據(jù)說在某次中層干部會議上,他對華為財務總監(jiān)說:“你的長進非常大,”總監(jiān)還沒來及高興就聽到了要命的下半句,“從特別差變成比較差!”
盡管任正非專門論述過“寬容是領導者的成功之道”,也開始大打“開放”之牌。但“獨裁”或已成為任留給華為的體制性病灶之一。
周星馳在其“獨裁”時期拍的電影明顯是最好看的。藝術領域珍視天才,其耀眼的一瞬間便能光照永恒。而企業(yè)治理卻講究永續(xù)經營,活得長又活得好才是成功表征。
回到華為,這個“體面的小老頭”已經68歲了。企業(yè)總會代際更替,走過“強人時代”。如果失去任正非,華為將會怎樣?現(xiàn)在還不好斷言。
但無可否認,作為一個企業(yè)首腦,任正非是一個符號。這是一個深刻擁抱現(xiàn)實圖景而又有強大突進意志的人,他冷靜卻又激情,廣博卻又孤獨,偏執(zhí)卻又包容。如歷史上的很多杰出人物一樣,復雜多面,與眾不同。
他在當世聲名顯赫卻沉默如謎。如果沒有意外,以后的商業(yè)歷史將會書寫他的成績,而關于他豐富、強大而隱秘的內心世界,也許終將風流云散,不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