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的電腦配件一天一個價,今天三千多買的9900K可能明天就掉到2999了。想升級電腦就要花更多的錢,剁更多的手。其實你的硬件性能可以更強,只不過是被廠商偷偷摸摸封印起來了而已。今天超大陸就手把手教你們怎樣去解放這些被塵封的力量。
超頻是什么,能吃嗎
在教你們怎么超頻之前,先科普一下讓你們對超頻這個玩意有點初步認知。
超頻是什么
超頻,英文overclocking,over意為超越,clock指硬件的時鐘頻率,也叫clock rate,就是你們在CPU顯卡內存參數(shù)上看到的多少多少Hz。超越硬件默認的運行時鐘頻率就是超頻的本意,讓硬件運行在比出廠設置更高的頻率下,突破其原本的水平達到更高的性能。
為什么要超頻
在花了同樣錢的情況下,超頻是讓你比同配置的用戶擁有更強性能的最佳捷徑,也是在不花錢的情況下提升性能最直接的方法。
對于DIY愛好者,超頻是出于興趣,在各種選項之間反復調試獲得最佳超頻效果,成就感油然而生。國內外的超頻大賽多到數(shù)不勝數(shù),超頻排行榜屢創(chuàng)佳績,這些都與DIY愛好者對超頻的愛好密不可分。
而對于我們這種評測機構,超頻最主要的是為了測試各種硬件的穩(wěn)定性,在調試中得出這款硬件的臨界值,從而得出結論:這款硬件在xxx臨界值以下使用是穩(wěn)定的。
超頻的好處與壞處
好處:一定程度提升硬件性能,超頻后穩(wěn)定運行的成就感可以使用戶獲得內心愉悅。
壞處:一定程度減少硬件壽命。操作不當輕則開不了機,重則燒毀硬件。
看到燒毀硬件是不是覺得很恐怖,其實以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來說,超頻已經是一件很方便的事了,再說,看完這篇教程,相信大家不亂作死的話都不會在超頻中有燒毀硬件的情況。
外頻
外頻指主板芯片組的“基準工作頻率”,比如說大家都坐在一部車上,車這個載體就是主板,車上的乘客就代表各種硬件:CPU,顯卡等。這車開的速度就是“基準工作頻率”,那么理所當然,車上的“硬件”都會有汽車給的一個固定速度。
倍頻
從486DX2這代CPU開始,CPU速度就已經不與主板在一個等級上了,CPU不滿足于龜速的“基準工作頻率”,但是車(主板)的速度就那么快,再快就要爆炸了。這時候要提升性能有什么手段呢?從此CPU里就加入了“倍頻”這個概念。以前CPU的主頻與外頻是1比1的關系,加入倍頻后,CPU的主頻就與倍頻和外頻掛鉤,主頻=外頻x倍頻。
目前超頻狀況
目前CPU都以超倍頻為主,比如帶K的酷睿處理器與AMD的銳龍系列。但在775時期也流行著一種超外頻的方法,當時貼吧里最火熱的神U:奔騰D E5200五電容版與至強Xeon L5420,前者以其超強的體質與無敵的超頻潛能曾經風靡一時,超頻后性能提升可高達50%,在9102年這款處理器依然被一群超頻狂熱者收藏著。
后者因為其進入國內市場的時間較晚,多為“洋垃圾”,而且這款為LGA 771的處理器,硬裝肯定是不能在LGA 775主板上使用,后來民間高手研究出了771魔改775的方法后,這款低功耗與低價并存的魔改至強L5420才受到了廣大DIY愛好者的歡迎,不需要很高的技術要求就能輕松從2.5G超至3G,是當時性價比非常高的一款4核處理器。想回顧當年E5200英姿的朋友點這里
現(xiàn)在想超外頻的話風險其實非常大,收益也非常小。Intel在Sandy Bridge架構后推出了一個新概念:BLCK頻率,大家不用知道這個是什么,只需要知道這個概念就是將外頻與PCI-E頻率綁定就好了。那么綁定后如果要超外頻的話,PCI-E頻率也會隨動,但PCI設備一般都不能承受過高頻率,現(xiàn)在主板鎖定的BLCK頻率為100MHz,如果還按著當年那樣外頻超到200MHz,那么PCI設備都會當場暴斃。
科普完了,估計大家也有點手癢想試著玩一下超頻了,馬上就進入到我們的教程。
配置搭建
實驗配置搭建需要顧及到各種條件,本次超頻教程還設置了極限超頻這個測試條件。
英特爾的CPU從開始出現(xiàn)“帶K”后綴的處理器之后就有一個規(guī)定:只有Z系列主板配合帶K處理器才能夠超倍頻。但當時的B85等主板有些是廠商魔改過后可以超頻的,大家可以百度下自己的主板型號了解下是否支持超頻。
AMD與英特爾其實大同小異,但在速龍羿龍那個時代卻也有鎖倍頻這種規(guī)定:黑盒版解鎖倍頻,非黑盒只能超外頻,但超頻的方法與英特爾的其實差不多。這次我們就選用較新的銳龍2代處理器來進行演示。
4CPU超頻教程:Intel篇CPU超頻教程:Intel篇首先這里以華碩TUF-Z370-PRO GAMING為例,開機按幾下F2或者DEL鍵就可進入BIOS界面,進入EZ Mode界面。其他主板的進入方法大家也可以百度搜索一下主板型號對應的進BIOS方法,不過大同小異,DEL鍵應該是國際通用的進BIOS快捷鍵了。
EZ Mode環(huán)境下很多參數(shù)都顯示得非常直觀,界面UI設置也很適合用鼠標操作,但要進行超頻操作這里的設置選項是遠遠不夠的,在右下角有個Advanced Mode的選項,我們點擊F7快捷鍵進入,其他品牌主板也有類似選項,名字也差不多。
進入Advanced Mode界面,點擊上方Ai Tweaker標簽進入超頻設置頁面,這里好像是故意調成英文了,不過問題不大,如果習慣了英文界面下進行超頻操作,以后有機會查閱外文資料也會更加得心應手。
先跑題講一講內存超頻,很多比較高頻的內存其實不是出廠默認就有那么高的頻率,在Intel平臺上有一項叫做XMP的技術,需要打開它才能使內存運行在標稱的頻率上,打開XMP也會對CPU超頻有一定幫助。
打開后會出現(xiàn)超頻警告,示意要用戶做好散熱措施,點Yes即可,這時候內存就已經達到標稱頻率了。
接下來就要對我們的處理器操作一番了。往下拉來到CPU Core Ratio選項,這里就是調節(jié)CPU倍頻的地方了,點開下拉框,Sync All Cores為全核心同步,即調整一個數(shù)值全核心的倍頻就都是那個值,Per Core就是按核心數(shù)調整倍頻,比如圖上的1-Core Ratio Limit,即單核工作時超頻至xxxGHz,而下面的3-Core Ratio Limit 或是6-Core Ratio Limit 就是3核心與6核心工作時超頻至xxxGHz,以此類推。這里我們選擇Sync All Cores對全核心進行超頻。
選擇全核心同步后除了1-Core那個選項其他就都變成灰色鎖定狀態(tài)了,這時修改它全核心就會同步成這個選項的值了,這里稍微皮了一下填了個很大的數(shù),但是下面的數(shù)值就鎖在了83,可見修改倍頻不是說改多大就多大,最終超大陸修改成50,即將8700K超頻至5GHz。
修改完就可以按F10保存退出BIOS了,重啟后進入系統(tǒng)。這個時候如果頻率調得過高,可能會出現(xiàn)CPU過熱無法啟動或其他引起不能啟動的問題,這種情況下很多主板都有開機異常復位模式,只需要等待其自動重啟幾次就會以默認BIOS設置進入系統(tǒng)。舊一點的主板沒有這種功能的話也很簡單,找到主板上的紐扣電池扣下來讓它放十幾秒電就會將BIOS恢復出廠設置。
開機進入系統(tǒng),這里建議使用Core Temp查看處理器核心溫度,并使用CPU-Z的內置測試分數(shù)功能先簡單跑一下分。這里可以看到跑完分的CPU溫度已經臨近90度大關了,處理器的電壓非常高,達到了1.47V,跑分時處理器也出現(xiàn)了過熱降頻現(xiàn)象,超大陸在評測平臺隔壁都聞到了一點點PCB在高溫下散發(fā)出的味道。
這個時候為了控制溫度,就必須進入BIOS手動調節(jié)電壓,一般主板為了保障超頻穩(wěn)定性,給處理器預留的電壓幅度是比較大的,這時候就會不可避免產生大量熱量,手動降壓是在同頻率下控溫最有效的方法。
重啟電腦我們再次進入BIOS,回到Ai Tweaker標簽,往下找到 CPU Core/Cache Voltage,其他品牌主板也差不多,有Core Voltage字樣的選項就八九不離十了。這里有兩種方法修改適合自己的電壓:一種是在網上搜索一下別人的超頻后各項配置,自己先試用一下,如果黑屏或者藍屏就調大一點電壓值。
第二種方法就是基于主板給的Auto電壓值進行微調,比如剛剛主板自動給到了1.47V電壓,我們就自己微調降壓,這里憑感覺直接調到了1.3V,問題不大。
降壓后效果似乎也不盡人意,開機核心溫度就快到70度了。
本著作死的心態(tài)我嘗試打開了P95進行烤機測試,但運行不到1分鐘核心溫度就直升100度了,處理器也出現(xiàn)了過熱降頻現(xiàn)象,不得不終止測試。在之后超大陸嘗試了風冷下的多種頻率電壓搭配,期間不可避免的出現(xiàn)各種藍屏現(xiàn)象。
最終在1.16V 4.8GHz的設置下成功通過各項測試,P95烤機10分鐘最高溫在90度左右徘徊,但還是會降頻,降至4.5GHz。這里就不得不說一下CPU體質這東西了,CPU其實不是每一塊都是那么優(yōu)秀,可能這塊1.2V能跑5G溫度很低,可能那塊1.4V 5G連系統(tǒng)都進不去,所以能不能超主要還是看CPU的體質是否適合,這也是DIY玩家所說的“雕”與“雷”了。
經過多次測試這里基本斷定這顆8700K已經有點小雷了,并且8700K的基礎發(fā)熱量比其他CPU都要大,評測室的這顆U也沒有“開顱”換液金,比較難超也是合符常理。但都進行到這里了,怎能輕言放棄。
于是超大陸將評測室里的寶貝都掏出來了:ROG M11H主板加堡壘360水冷,再次沖擊5G,電壓1.28V,這次跑測試就終于沒有藍屏黑屏了,成績的提升對比默認頻率也非常顯著,但是跑P95還是會過熱降頻,我建議大家如果是為了日常用就不要超那么高了,長期處于高電壓高溫狀態(tài)下工作CPU很容易“縮缸”,對于英特爾的處理器來說維持在1.3V與滿載80度以下就是一個比較穩(wěn)定的情況,也利于長期使用。
CPU超頻教程:AMD篇
說完英特爾就來說下AMD了,其實兩家廠商超頻方式大同小異,你們能在它們的BIOS中找到相似的選項。
首先與Intel一樣,先將內存調至標稱頻率,在AMD芯片組中這個功能叫做DOCP,也是點下拉框選擇就可以了,非常方便。
調節(jié)倍頻的方法也是一模一樣,找到CPU Core Ratio調節(jié)倍數(shù)就可以自行修改了。這里超大陸慫了,調成42,這款2600x默認睿頻是4.0,這里小小超了一點。
這里順便也把電壓調了,注意一下,AMD平臺的電壓不能用英特爾的標準來看,它要比英特爾平臺高上那么一點,所以即使電壓到了1.5V其實還算是比較安全的電壓。
默頻4G R15跑分
4.2G R15跑分
可以看到超頻后R15跑分高了100多分,比較可觀的性能提升,但溫度提升也非??捎^,超頻前70度,超頻后就直飚90度了,使用的是風冷。這里超大陸想進BIOS微調下電壓的,但調完后剛準備進系統(tǒng)就突然斷電了,事后認為是外面維護的電工在評測期間將電路短路了,時間關系不得已只能作罷。
總結:量力而為,不要硬搞
在本次超頻實驗中大家可以看到超頻后的CPU性能提升比較明顯,但帶來的巨量溫度提升也是不容小覷,這可能與我們U體質差有關,也與散熱情況差有關(沒換液金,硅脂不好等)。不過即使這些因素發(fā)生在你身上,你也能從頻率與電壓中調整出適合你CPU運行的狀態(tài),畢竟不是人人的處理器都是大雕,不是人人都能1.2V拉到5G還能70度穩(wěn)定運行。
而從運行安全性方面來看,現(xiàn)在的主板廠商都非常貼心的加入了硬件保護系統(tǒng),只要你不是那種大力出奇跡一拉就拉到10GHz還解鎖功耗電壓墻等限制就不會出什么大問題,頂多黑屏重啟兩次就會自動恢復出廠設置了??傊?,量力而行,能超一點點也是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