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代表達成一致,同意到2024年,統一歐盟區(qū)域內所有便攜式電子設備充電接口。除了統一充電接口,歐洲議會的此份公報還指出,對支持快速充電的設備充電速度也要統一,讓用戶可使用任何兼容的充電器以相同的速度為設備充電。而在我國,手機快充技術標準化也在不斷推進。
近幾年來,國產手機廠商在推出新機時,都會配備最新的快充充電器和線材,快充效率也成為手機的重要賣點之一。然而,不同廠家的快充充電器都設定了特定的私有協議,無法為其他品牌的手機進行快充,只能慢充。這就導致消費者手頭上的充電器越來越多,快充體驗卻常常打折扣。
為了解決各企業(yè)快充技術互不兼容的問題,由工信部指導制定的《移動終端融合快速充電技術規(guī)范》《移動終端融合快速充電測試方法》兩項標準先后出臺,多家手機企業(yè)、芯片企業(yè)共同參與,為后續(xù)相關國家標準研制奠定基礎。
業(yè)內人士認為,相較Lightning和Micro USB等接口只能支持20w-30w左右的快充方案,目前國內手機廠商通用的Type-C接口,按照相關協議,能夠支持更高的快充效率,最高可達240w左右,可以給消費者提供更好的快充體驗。未來,我國或在快充領域率先實現充電標準的統一。華安證券電子行業(yè)首席分析師 胡楊:“安卓系”的這些快充,未來充電協議標準的統一會是大勢所趨。消費者也會對新的體驗功能持更開放的態(tài)度,如果可以讓充電體驗提升一個臺階,消費者的支付意愿會更高。
現在,是人手一部甚至兩部手機的時代。隨著手機內部硬件性能越來越強、屏幕越來越大,軟件運行越來越復雜,手機的耗電也越來越快。特別是進入5G時代,帶寬提升,耗電更是成倍加大。因此,續(xù)航是各個手機品牌競爭的一個重要領域。提升續(xù)航能力,除了加大手機電池的容量之外,提升充電功率也是各廠家的重中之重。
我們所說的充電功率,一般指快充。智能手機快充嚴格意義上始于USB BC 1.2,這是USB IF于2010年頒布的。USB BC 1.2的出現不僅結束了當時USB充電不規(guī)范的混亂局面,也同時將充電電流提升到了1.5A,USB充電接口的最大功率達到了7.5W,這是手機快充開幕曲。
2013年,QC 1.0突破USB BC 1.2的1.5A限制,充電電流提升至2A,充電功率達到了10W。高通憑借芯片和通信方面優(yōu)勢,其QC快充協議在安卓手機中快速普及壯大。
隨著時間推移,18W、44W、50W、55W、100W逐步提升,手機快充速度越來越快。當然,各品牌在這個快充提升上,態(tài)度是不一樣的。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各品牌的情況。
蘋果——“五福一安”(5V1A)堅持10年
在業(yè)內,對蘋果手機的充電有一個共識,那就是蘋果只看重系統,不看重電池。從2007年第一代iPhone橫空出世,到2016年整整10年,蘋果守著5V1A不變,絲毫不理會果粉的呼吁。在2017年十周年之際,蘋果首次在iPhone手機上支持了PD快速充電,充電功率提升到了18W。2021年蘋果新品iPhone 13 Pro Max充電功率為20W,充電50%的電量用時約35分鐘,100%充滿約80分鐘。
近日,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代表達成一致,同意到2024年,統一歐盟區(qū)域內所有便攜式電子設備充電接口為USB Type-C。此外,歐洲議會公報還指出,對支持快速充電的設備充電速度也要統一,讓用戶可使用任何兼容的充電器以相同的速度為設備充電。
在我國,手機快充技術標準化也在不斷推進,多家手機企業(yè)、芯片企業(yè)共同參與,為后續(xù)相關國家標準研制奠定基礎。未來,我國或在快充領域率先實現充電標準的統一。
央視報道中強調,我們主流國產手機已經完成了USB-C接口的轉換,同時在手機快充技術標準化的推進上也處于領先地位,有可能率先完成快充標準的統一。
此前,工信部已經制定了《移動終端融合快速充電技術規(guī)范》和《移動終端融合快速充電測試方法》等2項團體標準,多家手機和芯片企業(yè)先后參與。
在2021年底,廣東省終端快充行業(yè)協會正式成立,作為國內首個獲得國家批準的充電類行業(yè)協會,其成立標志著UFCS融合快充標準將邁向全新發(fā)展階段,并且有望解決困擾廣大消費者的快充互不兼容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