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12.22”火災事故揪了不少人的心。此前有傳言稱,此次火災是因為智能鎖失效導致住戶無法逃生。消息一出,便引發(fā)廣大消費者對智能鎖安全性的拷問。不過,12月27日上午,中山市消防救援支隊通報了消防人員的初步調查結果:火災后指紋鎖依然可以從內側正常打開。
的通報可謂是及時雨,消除了人們對智能鎖的諸多誤解。但事件本身卻引起了全行業(yè)及用戶對智能鎖在應急情況下如何快速逃生的“大討論”。對此,《門鎖世界》采訪了相關行業(yè)組織負責人、企業(yè)負責及相關專家。
雖然,此次大火被困的原因并非智能鎖所致,但是智能鎖在緊急情況下的逃生功能依舊不容忽視。相關行業(yè)組織負人告訴《門鎖世界》,智能鎖的逃生功能要看產(chǎn)品類型,執(zhí)手智能鎖相對要好很多,畢竟在緊急情況下從室內直接下壓把手即可開門,即便是通過反鎖旋鈕反鎖,只要該按鈕不是塑料材質,只需增加一個旋轉的動作,一般也能快速打開;如果是推拉式智能鎖的話,只要不是電子反鎖(從室內通過電子按鍵反鎖)一般情況下,只需推拉把手即可打開。
但在該負責人看來,如果是后置離合的全自動智能鎖遇到緊急情況相對要復雜一些。一種是帶有快開把手的全自動智能鎖,雖然能通過該把手快速開啟,但需要更換專用的鎖體,如果依舊采用傳統(tǒng)的單活鎖體要麻煩一些,很難實現(xiàn)快開;如果是沒有快開把手的智能鎖,但有一個機械開啟旋鈕,這種智能鎖也要麻煩一些,如果溫度不是特別高的話,可以直接按壓旋轉,也可在短時間內打開;但麻煩的是有些廠家為了追求科技感取消了室內機械開啟裝置,該類型的智能鎖直接采用電機驅動,當溫度超過60度以上,鋰電池的不穩(wěn)定性容易導致事故,從而無法開門,因此該類型的全自動智能鎖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國家鎖具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首席安全官李永寧在接受《門鎖世界》采訪時表示,在火災溫度過高的情況下,即便使用的是機械鎖從室內通過鑰匙反鎖和旋轉反鎖旋鈕反鎖,對用戶來說沒有快速的開啟方法,首先要插入鑰匙,再旋轉反鎖旋鈕,在緊急情況下用戶很難將鑰匙插入鑰匙孔,也很難準確找到反鎖旋鈕。如果溫度過高的話,將門和把手都燒紅了,人根本很難接近。雖然有窗戶但大部分都裝有防護網(wǎng),即便沒有防護網(wǎng)樓層過高也不利于逃生,所以在緊急情況之下用戶能否快速逃生,不能把責任全都推給鎖具。
同時,在李永寧看來,在火災等緊急情況下,如果用戶安裝的是按鈕式開啟的全自動智能鎖,在快速逃生方面確實存在一定的問題,一個方面是由于在緊急情況下,用戶很難準確找到按鈕的位置,另一個方面是由于全自動智能鎖需要通過電機驅動,這個過程非常慢。因此他建議,全自動智能鎖要設計有“一鍵逃生”裝置。
在中國制鎖專家委員、寧波神舟鎖業(yè)技術總監(jiān)吳其良看來,如果在火災等緊急情況下,智能鎖導致不能開門逃生,說明該鎖存有嚴重的不安全隱患。第一,該鎖有可能是全自動智能鎖,該類型的智能鎖雖有旋鈕可以開啟主控鎖機構,但逃生效果不能同把手直接開啟主控鎖的機構相比;其二,很可能該鎖塑料配件較多,遇高溫后變形或燃燒,影響操作主控鎖。因此,他建議鎖具設計工程師們在考慮到功能、顏值、成本的同時,須圍繞產(chǎn)品的安全性作文章。
而智家人董事長盧國釗認為,一把智能鎖能否快速逃生與前面板無關,主要在后面板,如果一把鎖無法做到緊急逃生或快速開啟是不合格的。特別是一些用旋鈕去開門的全自動智能鎖確實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如果旋鈕采用的是塑料材質,存在被燒融的可能性;同時,現(xiàn)在智能鎖的防貓眼功能也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首先防貓眼按鈕下方有一個彈簧,在高溫的情況之下彈簧存在被燒變形的可能性,從而導致無法正常使用按鈕,這在德國等發(fā)達國家不允許有這樣的設計;其次,有些低端的智能鎖防貓眼按鈕甚至采用的是塑料材質生產(chǎn),在高溫之下非常容易融化導致無法開門。如果是金屬材質要稍好一些,但即便是鋁或鋅合金等金屬材質,在300-500度左右的高溫也存在產(chǎn)生變形的可能。
關于防貓眼功能的安全性,李永寧認為該功能確實在應急逃生時存在一定的障礙。他建議廠家在設計和生產(chǎn)過程中盡量采用金屬材質,或者純機械結構設計,從而確保用戶在應急過程中快速逃生。
而關于智能鎖火災應急逃生,智家人董事長盧國釗認為與鎖體也有著莫大的關系,特別是鎖體材質選用方面極為重要。在耐高溫性能方面,不銹鋼耐可承受1800度的高溫,鋅合金和鋁合金分別為300度和500度,大多塑料材質均未超過100度,ABS塑料不超過200度。比如鎖體的重要零部件,如方棒轉動裝置、主鎖舌、交叉舌等采用的是鋁材質或塑料的話,在高溫情況下存在變形和融化的可能,也極易導致無法開門。因此,他認為不銹鋼是鎖體的理想選材,可適應各種惡劣的環(huán)境,但缺點是生產(chǎn)難度大、成本高、價格昂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