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IBM首席執(zhí)行官Arvind Krishna在一份遞交給美國國會的公開信中寫道:“IBM堅決反對并且不會容忍任何技術用于大規(guī)模監(jiān)視、種族定性、侵犯基本人權和自由,以及與我們價值觀、信任和透明度原則相悖的行為。”
Arvind Krishna表示,今后IBM將不再提供通用的面部識別或分析軟件,同時也將不再開發(fā)或研究該項技術。
(公開信部分截圖)
此外,這封公開信中還提出了圍繞(美國)警察改革和負責任地使用技術的立法建議,并且呼吁針對(美國)警察不當行為制定更為嚴格的聯(lián)邦法律。
顯然,IBM決定放棄人臉識別技術,背后有著一定的政治因素。
對此,有外媒報道稱,IBM此舉旨在響應美國愈演愈烈的反種族歧視運動“Black Lives Matter”。另據知情人士透露,這一決策的背后也有著IBM自身的商業(yè)考量。
一方面,人臉識別業(yè)務并未給IBM帶來明顯的收益。而Arvind Krishna早在任職CEO之初時就曾經表示,IBM將專注于混合云和人工智能兩大戰(zhàn)略,尤其是在云計算方面,IBM和Red Hat要把Linux、容器和Kunbernetes建立為新的混合云標準。
這意味著,在Arvind Krishna的領導之下,IBM更加專注的是與微軟、亞馬遜等競爭對手在云計算領域的較量,而人臉識別技術自然不值得一提了。
另一方面,則是出于社會利益的考慮。目前,大多數(shù)美國人十分反感人臉識別軟件,普遍認為這項技術不僅存在隱私安全風險,還存在種族與性別偏見。
根據2018年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在性別方面,人臉識別軟件對男性的識別成功率要比女性的高,錯誤率相差8.1%-20.6%;在膚色方面,人臉識別軟件對淺膚色的識別成功率要比深膚色的高,錯誤率相差11.8%-19.2%。
(綜合各分類的人臉識別成功率的調查結果)
這項研究一經公布,便引起了外界對人臉識別算法的批評。于是,各大科技公司為了糾正偏差,紛紛進行了持續(xù)的調查研究。例如,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于2019年12月進行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在大多數(shù)當前評估的人臉識別算法中,跨人種差異確實存在廣泛的準確性偏差”。
除了對人種與性別的識別偏差之外,人臉識別技術還因其在侵犯隱私方面的問題而受到抨擊。例如,美國人臉識別技術公司Clearview AI自2020年初便受到了嚴密的審查,因為有關部門發(fā)現(xiàn),其面部識別工具由超過30億張圖像構建而成(大部分都是通過抓取社交媒體網站收集的),并且已被許多企業(yè)廣泛使用;同時,F(xiàn)acebook在2020年1月也因其非法使用面部識別技術遭到了檢方起訴,并且面臨著5.5億美元的罰款……
不過,21ic家認為,古往今來,很多技術都是一把“雙刃劍”。盡管人臉識別技術存在著諸多弊端問題,但其帶來的便利性不容忽視。技術本無罪,一切只取決于使用技術的人,如何建立完善的技術保障體系,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