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例以60英寸電視來算最便宜的只要2999元,而貴的則要11999元,這還是同品牌下。那到底電視價格的差距體現(xiàn)在哪里呢?讓我們一一解讀。
進口還是國產——面板品牌首先一臺電視中液晶面板的價格占比非常大,而面板也就是屏幕上一般有中國大陸、韓國、日本、臺灣省等,其中日韓系面板品質相對較好,特別是LG Display和夏普面板?,F(xiàn)在有個別品牌宣稱自己采用各種原裝面板,姑且不論真假,但面板本身也有好壞和品質差異,高端用的面板與入門機型也存在很大差異,當然分辨率等指標是相同的,但色域、漏光控制就大不相同了。
除了三星、LGD和夏普外,臺灣省的友達、奇美/群創(chuàng),中國大陸的華星光電、京東方等都是液晶面板巨頭,一些入門電視為了降低成本會選擇本土企業(yè)產品,盡管或許品質不差但價格就是比較便宜。
那相同品牌下面板會有什么區(qū)別嗎?答案是必須有,高端面板無論物理性能、色彩還是響應速度、漏光控制都比入門產品好的多。很多互聯(lián)網(wǎng)電視價格之所以能壓這么低,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所采用的面板品質一般,漏光控制較差,黑暗圖像下畫面嚴重發(fā)灰和不均勻。而高端電視通常是精挑細選下的產物,在品控和畫質效果上都強的多。
美輪美奐——畫面色彩
畫面性能體現(xiàn)在多方面,在相同分辨率下清晰度基本相同,主要在于畫面的色彩、亮度、HDR、局域控光等方面。其中以色域為例入門電視可能不追求性能,因此畫面寡淡或干脆用調高飽和度給人感覺色彩鮮艷,但實際上和色域完全2個東西。高端電視為了追求色域會選擇使用量子點等技術,從而實現(xiàn)超過100%的NTSC色域,中端電視用廣色域技術后可能只有90%左右,而入門電視有70%NTSC覆蓋就不錯了。當然一分價錢一分貨,量子點等廣色域背光組件并不便宜。
背光組件里除了量子點膜外局域控光也非常重要,高端電視采用的局域控光技術將背光源分割為盡可能的多,由處理器根據(jù)圖像信息操作對應區(qū)域背光源,實線小區(qū)域的亮度操作。分區(qū)越多成本越高,但效果也更好,值得一提的是OLED電視每一個像素都是發(fā)光源,因此4K?OLED可實現(xiàn)829萬像素控光,液晶方面目前海信已經將分區(qū)控制能力做到了1000個,部分日系品牌也有超過200個控制分區(qū)。而側入式背光因為只有側面少量光源,因此在控光能力上比較差,做不到畫面亮度的精細控制,當然側入式背光不然可以讓電視做的更薄,關鍵還便宜。
光影魔術——HDR
目前HDR技術已經非常普及,與普通SDR電視相比,HDR技術可展現(xiàn)畫面中的亮麗與暗部細節(jié),讓畫面色彩質量大幅度提升。不過目前很多入門電視所標稱HDR技術只能做到解碼級別,由于缺乏關鍵的超亮和局部控光能力,這類HDR電視的效果非常有限。而高端電視的HDR技術不然有HDR10、杜比視界技術,還能依托于精細的控光實現(xiàn)局域曾亮效果,完全呈現(xiàn)HDR應由畫質,但反過來說高亮度背光系統(tǒng)耗電量大價格也很高,所以一般只有高端電視才會用不計厚度和成本的方式來實現(xiàn)。
更快更流暢——性能
這里說的性能主要是智能電視的硬件配置,其中以CPU、GPU和內存為主。目前主流電視的處理器大多選用晨星半導體、晶晨半導體、海思等芯片。此外還有A53、A73等多種架構,在這方面與手機處理器是基本一致的,但智能電視處理器更多時候執(zhí)行的是多媒體處理,因此對系統(tǒng)運算上相對薄弱。今年已經有廠商投入A73架構多核處理器,協(xié)同其他GPU處理器、協(xié)處理等,總計超過30核,并顯著提升了運算效能。另一方面入門級產品大多選用A53架構、四核或雙核處理器,由于架構老邁性能較弱,這類電視經常出現(xiàn)卡頓問題。
此外高端電視經常使用3GB甚至4GB運存,大容量運存對于后臺運行有很多好處,而入門電視大多以1GB、2GB運存為主,操作APP甚至系統(tǒng)時遇到卡頓就不足為奇了。
精工細作——外觀細節(jié)如今的電視可以說同質化相當嚴重,為了找出產品差異化之處,一些大品牌開始從外觀入手,重新審視產品設計。比如曲面屏。
曲面概念已經炒作了很多年,隨著技術的改進和成熟化,目前曲面電視的價格已經大幅度降低,一些入門級55吋曲面電視只有3000多元。不過總體而言比起平面電視還是稍微貴出一些,但考慮到實際使用需求,曲面和平面的選擇還是以日常觀影人群為基準最佳。不過早高端市場曲面也非常吃香,這主要是因為廠商在頂級產品上加入曲面能更好的凸顯產品的賣點所致。
除了曲面外去年非常流行超薄設計,有一段時間微鯨、小米等互聯(lián)網(wǎng)電視品牌甚至將液晶電視最薄之處做到了4.9MM的水準,與索尼X9000C持平。不過過薄的設計并不是什么太好的地方,一方面比較碰壞,另一方面就是成本非常高。而入門級電視一般只把厚度控制在10mm左右就算很薄了,而且還能控制成本。
另外今年開始全面屏概念也借著手機東風開展起來,邊框越窄視覺上屏占比就越大,也就是說相同面板尺寸下電視可以做的更小巧,而對于用戶來說超大的屏占比意味著人眼視覺效果更好。比如創(chuàng)維就推出過一些采用GOP和D-LED貼合技術的電視,通過改善制造工藝將邊框厚度大幅度消減。而新一代電視中已經引入全面屏2.0概念,并進一步縮減邊框厚度。這些工藝需要很高的成本來支撐,當然會帶來更好的視覺效果。相反入門級電視大多采用普通窄邊,甚至塑料邊框,厚度較大給人一種不夠銳利的感覺,屏占比也相對較低。
震撼臨場體驗——音箱
音效是目前很多電視都在追求的,不同之處入門電視可能采用軟件、硬件處理技術來實現(xiàn),或者用一些效果還不錯的內置式揚聲器。而高端電視則更多的依賴于高性能音箱組件,比如JBL、哈曼卡頓等認證音箱。特別是下掛SoundBar和獨立音箱的出現(xiàn)大大改善了電視內置音箱效果不佳的問題,但外掛音箱成本較高,最終也會分攤到用戶頭上,這也造成了液晶電視價格的差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