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回憶:紅色通信的崛起(一)
面對敵人的殘酷鎮(zhèn)壓,我黨決定創(chuàng)建自己的革命軍隊,走“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的武裝斗爭道路。
1927年8月1日,八一南昌起義爆發(fā),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不久后,9月9日,秋收起義爆發(fā)。
1928年4月28日,毛澤東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和朱德、陳毅領導的湘南起義和南昌起義部分部隊,在井岡山(原寧岡縣龍市鎮(zhèn))勝利會師,并建立了第一個農(nóng)村革命根據(jù)地。
井岡山會師
當時,革命形勢非常緊迫,位于上海的中共中央與位于井岡山的根據(jù)地之間,相隔千里,通信只能依賴傳統(tǒng)的地下交通方式,非常緩慢且風險巨大。所以,盡快建立紅色無線電通信,成為革命事業(yè)的重要任務。
1928年6月,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開。會議期間,周恩來代表中共中央向共產(chǎn)國際提出申請,請求其幫助代培無線電技術干部。
該申請很快得到共產(chǎn)國際的批準。不久后,毛齊華、涂作潮、宋濂等多名中共同志,被安排在“莫斯科中山大學”和“列寧格勒伏龍芝軍事通信聯(lián)絡學?!睂W習無線電通信技術。
1928年11月,周恩來從莫斯科返回上海。為加強秘密工作的領導,保證黨中央機關在上海地區(qū)的安全, 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常委會議決定,由周恩來負責在原軍委特科的基礎上,組織成立中國共產(chǎn)黨中央特別行動科,也就是后來聞名遐邇的中央特科。
中央特科時期的周恩來
特科下設總務、情報、行動、交通共四科。交通科又稱通訊聯(lián)絡科,科長由李強擔任,主要負責設立秘密電臺、培養(yǎng)無線電技術人員,建立中共中央與各地黨組織以及共產(chǎn)國際的聯(lián)系。
李強(1905-1996)
周恩來還秘密安排時任中共法租界黨支部書記張沈川,前往上海無線電學校學習無線電技術。
張沈川(1900-1991)
上海無線電學校是國民革命軍第六軍辦的,校址就在第六軍司令部,校長也由第六軍電臺臺長劉鶴年兼任。為了不暴露身份,張沈川化名為“張燕銘”去報考,結(jié)果被錄取。
1929年5月,張沈川完成學業(yè),進入第六軍司令部電臺實習。不久后,他借口離開,隨即成為我黨第一名報務員。
1929年夏天,李強、張沈川、賀果等人,共同研制出一部功率為50W的發(fā)報機,以及一部3燈收報機,為秘密電臺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1929年秋,根據(jù)周恩來指示,特科通訊科在上海大西路福康里(現(xiàn)延安西路420弄9號)租賃了一幢三層樓房,由張沈川和蒲秋潮假扮夫妻,開通了中共中央歷史上第一部秘密無線電臺。
電臺遺址(圖片來自 IT時報)
第一部秘密無線電臺開通后,為了培養(yǎng)更多的無線電技術人才,我黨安排各地黨組織選拔政治可靠、學歷較高的青年優(yōu)秀黨團員,送到上海參加培訓。
培訓過程中,李強負責教機務,張沈川負責教報務。兩人配合默契,很快就帶出了黃尚英、王子綱、伍云甫、曾三、蒲秋潮等十多名“徒弟”。
有了人才之后,特科通訊科開始想方設法前往各地建立更多的秘密電臺,以實現(xiàn)上海黨中央與各地方局(香港南方局、天津北方局、武漢長江局)、國際局的聯(lián)系。
1929年年底,李強和黃尚英秘密抵達香港,著手建立了中共南方局秘密電臺。次年1月,電臺在在九龍彌敦道正式建成,實現(xiàn)了與上海黨中央的首次無線電通信。
李強從香港回來后,帶著他在香港新搞到的一部電臺,趕往武漢,試圖打通上海至華中局的無線電通信,卻因供電問題沒能成功。
后來,李強又派翁英、王子綱等人,帶了一部50瓦電臺到天津,租好房子準備建立秘密電臺,卻又因順直省委遭到破壞,電臺人員被迫撤回。
1930年年中,涂作潮、宋濂等人從蘇聯(lián)學習無線電技術回國。李強組織他們在西摩路的一幢樓房里,建了一個功率250瓦的“國際電臺”,打算一方面分擔張沈川電臺的一些任務,一方面與海參崴國際電臺通報。結(jié)果事與愿違,該電臺年底就因鄰居失火,為防暴露被迫搬走。
隨著革命的快速發(fā)展,無線電人才缺口仍舊巨大,周恩來指示李強:“要擴大規(guī)模,抓緊培訓無線電人員。”
李強和張沈川接到任務后,本想按之前的經(jīng)驗,再開兩個隱蔽培訓點,分散培訓。但特科負責人顧順章否定了他們的方案,自吹他在法租界巡捕房有內(nèi)線,集中辦個大的培訓班沒有問題。
1930年10月,我黨歷史上第一個無線電集中訓練班,在上海法租界巨籟達路四成里12號(現(xiàn)巨鹿路391弄12號)一座三層樓內(nèi)開學。為了掩人耳目,樓門口掛上了“上海福利電器公司工廠”的牌子。
上海福利電器公司工廠
在訓練班擔任教學工作的,除了李強、張沈川外,還有從蘇聯(lián)學成歸來的涂作潮、方仲如等人。
非常遺憾的是,1930年12月17日,開班不到兩個月,“福利工廠”被法租界巡捕突襲,20余人(5名老師、15名學員)慘遭逮捕。
這些人當晚就被“引渡”到國民黨上海市公安局,年底又被押解到南京陸軍監(jiān)獄。敵人對他們實施了四個多月的嚴刑拷打,但始終沒有一個人招供和叛變。
最后,沈侃夫等4人被折磨致死,其余同志在抗戰(zhàn)爆發(fā)后獲釋。
禍不單行,“福利工廠事件”后不久,設在香港的南方局機關和電臺也遭到了突襲。電臺報務員邱德被逮捕,電臺工作被迫中斷。
其實,香港南方局電臺當時有一個重大任務,就是作為中轉(zhuǎn)站,打通中央與贛南閩西蘇區(qū)根據(jù)地之間的無線電聯(lián)系。
香港電臺遭破壞后,這一方案只得作罷。于是,中央決定派遣“福利工廠事件”那天因外出辦事幸免于難的曾三、伍云甫和涂作潮,帶著密碼本,繞道香港,去蘇區(qū)嘗試建立中央與蘇區(qū)之間的電報聯(lián)絡通道。
與此同時,中央也將上海本地的無線電技術培訓從集中授課改為單線聯(lián)系、登門施教的分散培訓方式,繼續(xù)培養(yǎng)無線電學員。
1931年9月,歷經(jīng)艱難險阻來到中央蘇區(qū)的曾三,與上海黨中央電臺成功互發(fā)了一份加密電報,實現(xiàn)了中央蘇區(qū)和上海黨中央的第一次無線通信。
據(jù)當時在上海黨中央擔任譯電工作的鄧穎超同志回憶:“我們第一次同蘇區(qū)中央局通報時,蘇區(qū)方面是弼時(任弼時)同志譯的,上海方面是我和恩來同志譯的?!?/span>
周恩來和鄧穎超
他們之間所使用的密碼,被稱為“豪密”,是1931年周恩來在上海主導編譯的中共中央第一部無線電密碼。周恩來曾用化名“伍豪”,所以稱為“豪密”。
1932年年初,搬遷到英租界靜安寺赫德路福德坊一街23號的上海秘密電臺遭到敵人破壞,負責留守的于昆夫婦被捕,隨后被判無期徒刑。
1932年6月,因顧順章叛變,上海黨組織遭到重大破壞。12月,周恩來秘密離開上海,前往中央蘇區(qū)瑞金,擔任中共蘇區(qū)中央局書記。
1933年1月,中共江蘇、山東省委相繼受到破壞,對上海臨時中央政治局造成很大的威脅。經(jīng)請示共產(chǎn)國際同意,臨時政治局遷往江西中央蘇區(qū),在上海設立“上海中央臨時執(zhí)行局”。
1934年,因中共江蘇省委領導相繼被捕,上海臨時中央執(zhí)行局負責人以及秘密電臺工作人員被捕并叛變,上海地下電臺遭到徹底破壞。
次年秋,中共中央通知上海臨時局和特科人員分批撤離,上海只留下一個辦事處,繼續(xù)從事對敵斗爭工作。
紅色通信的星星之火,將轉(zhuǎn)戰(zhàn)江西蘇區(qū),繼續(xù)它的燎原之路。
欲知后事如何,請看下期:《紅色通信的崛起(二):從俘虜?shù)綄④姡t軍通信祖師爺?shù)牡菆觥?/span>
本文由鮮棗課堂小棗君根據(jù)以下參考文獻綜合整理:
1、“上海,紅色通信起源之地”,錢立富? 王昕? 郝俊慧,IT時報2、“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紅色通信故事”,武鎖寧,人民郵電報
3、“中國通信史”,尼陽尼雅·那丹珠,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4、“歷史天空的紅色電波”,張進,長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