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一直都被定位為手機的心臟,然而全球只有3家手機廠商擁有自己的芯片。對于包括智能手機在內的智能設備來說,芯片就是心臟。然而中國很長時間以來,這顆“心臟”都有些弱勢。
近日,有消息稱,OPPO、vivo均已涉足芯片領域,步步高大老板段永平,以及OPPO CEO 陳明永先后入股了一家芯片處理器公司雄立科技。雄立科技的業(yè)務包括設計并銷售數(shù)據網絡和物聯(lián)網領域內的高性能、低功耗的超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芯片、IP以及嵌入式系統(tǒng)平臺。
盡管從目前的業(yè)務和產品來看,雄立科技尚未具體涉足手機SOC,但在市場趨勢下,未必沒有這個可能。
為什么要自主芯片?
芯片和屏幕,是智能手機的兩大核心要素。其中,芯片承擔著運算和存儲的功能,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手機的最終性能。在釘科技看來,對于國產手機品牌而言,涉足自主芯片領域的可能原因有四點:一是擺脫對外依賴;二是獲得新的營銷要素;三是向高端市場延伸;四是對外輸出產品或技術,獲得新的盈利模式。
我國芯片發(fā)展起步晚,但需求量大,手機芯片長期依賴進口。有數(shù)據顯示,全球近七成手機由中國制造,但卻只有不到5%的手機配有“中國芯”。而國產手機品牌與高通的數(shù)度“交鋒”,更是顯示出對外依賴導致的話語權不足。在釘科技看來,自主芯片的研發(fā)可以讓手機廠商擺脫對外依賴,擺脫技術壟斷的控制,在量產時間、價格、供應等方面取得更多自主權。
自主芯片對于手機的營銷也是有利的,在如今智能手機的創(chuàng)新瓶頸下,“自主”幾乎成為了媒體的寵兒、營銷的新利器,而國產廠商在芯片、操作系統(tǒng)等領域的任何“突破”或卡位都常常會引發(fā)追捧與高預期關注。比如,小米的自研芯片雖然相較之下采用的制程工藝并不先進,在性能上也有待考量,卻依然迎來了一片叫好。
除小米外,三星和華為的自主芯片,基本上都主要應用在自家的旗艦產品上。釘科技認為,自主芯片表征的是企業(yè)的技術實力,因此,也就成為了品牌向高端市場進軍的推動力之一,比較明顯的是華為,近幾年將自家的麒麟芯應用在主打高端的P系列和Mate系列上,同時將其作為重要賣點之一。
一旦技術走向成熟,手機廠商不僅能在供應鏈方面占據主動,也可以向產業(yè)鏈上游進行業(yè)務拓展,從而輸出技術或者產品,從而獲得新的盈利模式。比如三星,就輸出了它的芯片制造能力,至于產品,對于國內手機品牌而言,有時甚至“一芯難求”。
自主芯片前景如何?
目前蘋果、三星、華為、小米等都有所謂的“自研”芯片,技術方面,前三者比較成熟,但真正能做到擺脫依賴、對外盈利的,目前可能僅有三星。
釘科技注意到,今年初,小米發(fā)布了自主研發(fā)手機處理器,成為中國第二家擁有自主芯片的手機廠商。但小米的自研芯片,目前看來,或許仍是概念大于實際。
其采用了28nm工藝制程的第一代面市芯片,盡管實現(xiàn)了自身的突破,但幾乎已經是“過時”的技術。即便此前預計預計于今年第三季度量產,隨第四季度的小米新機一同上市的澎湃S2,也僅采用臺積電的16nm工藝制程,八核五模設計,相對于芯片廠商追求的10nm,依舊存在差距。畢竟,要做好芯片,需要攻克的技術難點很多,稍有不慎,就是致命危險。雷軍自己也曾表示:“做芯片就是九死一生的事情。”
釘科技了解到,即便是華為的海思麒麟,從2004年誕生,到走向成熟被市場認可,依然用了近十年時間。即便制程工藝本身逐漸走向成熟,對于任何一個手機品牌而言,自主芯片都會是一次“長跑”。
OPPO、vivo會涉足自主芯片嗎?
近兩年,OPPO和vivo成長速度大家有目共睹,目前兩家公司智能手機出貨量已經達到全球前五、中國前三,不排除二者會在核心技術上繼續(xù)邁進一步, 畢竟,之前就有消息傳出OPPO、vivo等成立了OLED聯(lián)盟,可能會涉足小尺寸面板領域。而vivo,更是有消息稱其布局5G,在全球范圍構建研發(fā)中心。
相對于屏幕方面可以尋求與京東方、華星光電等合作,芯片似乎的確需要OPPO、vivo自己動手,不僅僅是擺脫依賴的需要,也可以成為O、v兩家的繼續(xù)走向高端化的方式之一。
不過,就現(xiàn)階段而言,O、v兩家尚且需要更多的技術積累,芯片的研發(fā)也不僅僅在芯片本身,還包括其適配等方面。另外,經過了層層代理到線下促銷員的利潤分層,還有每年大量的明星代言跟綜藝節(jié)目冠名贊助之后,企業(yè)是否還有資金用于芯片研發(fā),也有待考量。如果依托雄立科技,這個過程似乎可以更快,但“自主芯片”的標簽或許就難以打上。
就現(xiàn)階段而言,不僅僅是O、v兩家,其它廠商若涉足自主芯片,恐怕同樣可能是概念大于實際。根據釘科技的猜測,之所以O、v并未放出過自主手機芯片的消息,或許正是由于陷入了上述矛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