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力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及智能電網的全面建設,作為連接電網與用戶的關鍵節(jié)點,智能電能表的作用凸現出來,它已成為智能電網的基礎設備之一,亦被視為智能電網發(fā)展的“先行者”。
目前我國的電能表行業(yè)正在朝著加速技術升級、產品更新換代,網絡化、智能化的方向發(fā)展。然而,如今鋪天蓋地的“智能”攻勢,讓許多人開始懷疑“智能”是否只是一種噱頭。智能電能表是否也只是一個簡單的時代標簽?抑或是真的“身懷絕技”?智能電能表“智”在哪里?對智能電網建設有何意義?未來發(fā)展路徑如何?中國電科院原副總工程師宗建華從專家的視角為我們進行了解讀。
智能:源于網絡化止于互動服務
基于通信、網絡和計算機技術構筑起來的智能電能表網絡,在將電力提供給千家萬戶的同時,通過交互平臺,把人類的智慧與結晶也奉獻給用戶和社會,踐行“人民電力為人民”。
作為智能電網的終端設備,電能表的基礎作用是購售電雙方用于電力交易的法定計量器具,同時承載著用電信息、數據的采集任務。在現代通信技術、互聯網技術以及計算機技術的支撐下,原本只依靠電力線連接的電能表,融入了社會的信息化體系,構成了連接千家萬戶乃至各類用電器的龐大的網絡,從而為智能電網、為社會開辟了一個具有無限想象力的服務空間?;谶@樣一個高度網絡化的系統(tǒng),智能電能表突破了表計自身內置微處理器所賦予的能力,借助于后臺計算機系統(tǒng)、國際化的互聯網,展現了電力智能化應用的無限前景。
所以說,智能電能表并不特指某一款電能表,而是對應用于上述網絡系統(tǒng)中的電能表的一種綜合表述。當然,與世間所有事物的發(fā)展、進化規(guī)律一致,今天意義上的智能電能表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對其內涵的修正、補充,以及智能電能表自身的發(fā)展、完善都應與我國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同步,否則就會違背市場規(guī)律,遭遇發(fā)展挫折。
另外,我國幅員遼闊,地域文化存在差異,且經濟發(fā)展不平衡,管理理念迥異,在智能電網的不同發(fā)展階段,允許不同形式、水平的智能電能表的存在、使用將會延續(xù)一段時期。
較之傳統(tǒng)電能表,國家電網公司推出的智能電能表在技術方面還具有許多新的特點:其一,在網絡的支撐下,在本地功能的基礎上,融匯了遠程管理、控制、服務功能,使電能表的功能更為靈活、強大;其二,技術指標先進。以功耗為例,單相智能電能表標準規(guī)定電壓回路的功率消耗不能大于1.5W,而傳統(tǒng)電能表的規(guī)定是不大于2W;如果按照全國安裝2億只民用電能表計算,那么僅此一項,一年就能少消耗電力約8.76億度,相當于每年可減少約300多萬噸標煤的燃燒、排放;其三,目前已可為一些大用戶或重點用戶提供用電信息服務平臺;通過對用電數據信息的挖掘、分析,為工商企業(yè)的合理用電,節(jié)能降耗,提供科學依據;其四,適應國家階梯電價、分時電價政策的需要,符合智能電網當前發(fā)展階段的需要。
目前的電能表還只能算是初級智能電能表,發(fā)展到高級應用階段,智能電能表應具備交互手段,強化為客戶服務的功能。電力公司在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的基礎上,通過這個平臺為千百萬客戶提供服務,獲取社會效益,實現增值,創(chuàng)造更多的商業(yè)機會。
推進:依靠科研支撐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秉持大局觀念,集思廣益,積極創(chuàng)新,支持、推動智能電能表在我國的應用與推廣。
智能電能表應用及用電信息采集系統(tǒng)建設,是智能電網項目中最早啟動的工作,它是國家電網公司加強集約化、精益化管理、提高優(yōu)質服務水平的重要手段,更是延伸電力市場、創(chuàng)新交易平臺的重要依托。鑒于此,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電科院)憑借豐富的科研沉淀,雄厚的技術實力以及多年的實踐經驗,在國家電網公司營銷部的統(tǒng)一部署、組織下,肩負起了牽頭起草、編寫智能電能表系列標準、電力用戶用電信息采集系統(tǒng)系列標準、標準宣貫材料等工作任務。這是自建國以來,國內最大規(guī)模的電能表標準化工作。這次標準化工作,吸取了幾十年間積累的寶貴經驗,從服務于智能電網建設的大局出發(fā),在綜合考慮國內的生產、應用、管理水平,積極協調各方觀點的基礎上,大膽創(chuàng)新,適度引入最新技術成果,使標準既具前瞻性、科學性,又具有良好的可實施性,為智能電能表的推廣應用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
2009年國家電網公司頒布并實施的智能電能表系列化標準在國內首次提出了智能電能表、階梯電價等概念;首次引入了用電信息安全防護技術;對型式、規(guī)格、試驗、通信協議、功能定義、顯示字符、通信模塊等各項內容都做了具體、明確的規(guī)定;對各款表的功能配置作了界定;技術指標先進,適應智能電網建設和國內電能計量的發(fā)展需要。
智能電能表標準的制定,為電能表領域引入自動化生產、自動化檢測技術提供了機遇。目前,多家省、地級電力計量中心相繼建設了自動檢測生產線,少人/無人的自動化工作模式,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10倍以上)和管理水平,同時,也提高了社會對電力公司計量授權的公信力。另外,幾家規(guī)模較大的電能表生產制造廠也紛紛建設了自動化生產線,在提高產品質量,提高產能,降低勞動力成本等方面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按照計劃進度要求,國家電網公司已經完成了1億多只智能電能表的集中采購任務;現場安裝和系統(tǒng)調試工作,已全面展開,一個智能電能表應用的新局面正在到來。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