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指紋,你的聲音,你的臉,你的手掌圖案,甚至虹膜上——所有的這些都可以被用于生物識別,通過你自身特有的生理特征來驗證身份。幾十年來,我們看到007中的反派人物和大片中的政界名流使用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未來主義”方法,希望能進一步鞏固對世界的控制,但在今天我們卻用這種“高科技”來買咖啡。
個人理財網(wǎng)站Status Money的創(chuàng)始人兼首席執(zhí)行官Majd Maksad表示,我們很多人正在使用的Apple Pay和Samsung Pay,這兩種支付方式都使用指紋掃描支付,而Mastercard信用卡則使用面部識別技術(shù),來實現(xiàn)“自拍支付(selfie Pay)”,這種支付方式只會越來越普遍。但生物識別的未來仍舊十分廣闊。
這一領(lǐng)域正在發(fā)生大量的創(chuàng)新,與過去10年左右的時間相比,我們能夠看到它的發(fā)展速度正在加快。
未來的生物識別技術(shù)會更加簡化我們的生活
Maksad說,在接下來的十年里,生物識別技術(shù)將在實體店增長迎來爆發(fā)性增長,但仍有一些進入壁壘不可忽視。首先,消費者的價值定位尚不明確——使用信用卡的速度幾乎與拿出手機在指紋支付的速度一樣快。其次,零售商將不得不在所有的商店安裝POS系統(tǒng)來讀取消費者的手機,這一固定成本的投入花銷不小,Maksad表示道。
他還表示:“商家們這么做的動力之一可能是讓用戶有更好的體驗。例如, Whole Food超市如果采取了這種辦法,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它可以加快排隊速度,然后每小時就能節(jié)約15到20分鐘。但是距離在全國范圍內(nèi)的大賣場全面推廣這種技術(shù),還有5到10年的時間。”
Maksad說,無形交易是商家們追求的“圣杯”,就像Uber那樣,通過綁定的信用卡將支付嵌入到服務(wù)中。“整個交易的過程中,你甚至從來沒有考慮過付款的問題,全部流程銜接的天衣無縫。”越來越多的商家開始使用這種技術(shù),比如今年早些時候在西雅圖測試的“Amazon Go”概念店。在購物時,顧客只需要在他們到達的時候用自己的Amazon app進行登記,然后他們就可以從商店里拿走他們想要的東西,而不需要特意結(jié)賬或付款。
英國一家名為Co-op的超市也在測試一款app,它可以讓顧客在購物時掃描他們想要的商品,并立即付款——同樣,無需收銀員。Maksad說:“有了這些選項,你的ID驗證就會在后臺執(zhí)行,你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物品,然后一切就都水到渠成了。”
Taylor表示,跟蹤我們運動的技術(shù)——比如Disney公園的MagicBands——也將成為未來生物識別技術(shù)的重要組成部分。運動和行為跟蹤技術(shù)有朝一日將能夠根據(jù)我們過去的決定為我們的將來提供建議,從而改善我們的生活體驗。“你的追蹤手環(huán)可能會給你發(fā)一封電子郵件,告訴你說,‘嘿,你昨天想去的、等了兩個小時的餐廳現(xiàn)在只有10分鐘了’,”泰勒說,“總的來說,我們將生活在一個更定制化的世界里,到時候做一切事情都會變得更容易,我們會得到定制化的推薦,這些推薦可能是我們以前從未聽說過的。”
Nelsen表示,語音識別是另一個我們剛剛觸及皮毛的領(lǐng)域。“今天,我們有Alexa和Siri,但明天你可能會用后視鏡里的虹膜掃描儀來確認身份并啟動自己的汽車,然后在開車回家的路上給車發(fā)出語音指令,讓它幫你訂披薩。未來10年,無論你身在何處,當(dāng)你想購物時,都會有某種生物識別功能可供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