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了自己大忙的是學位和人緣”、“在Selete(Semiconductor Leading Edge Technologies)公司,人脈擴大到了以前的10倍,在同志社大學又擴大了10倍”--湯之上隆回顧自己輾轉職場的人生時這樣說。
筆者見到湯之上,是在為有關技術人員跳槽及再就業(yè)的報道進行采訪的時候。湯之上是《日經微器件》“從技術實力看日本半導體產業(yè)的國際競爭力:日本偏離了技術的靶心”(2005年10月號)等文章的作者。該文從半導體技術人員及社會科學工作者兩個角度尖銳評述事件本質,文章在讀者中間引起了巨大的反響。然而,他的人生卻絕非一馬平川。
在從1987年進入日立制作所、到2002年10月離開日立的16年半的時間里,他一直從事半導體微細加工技術的開發(fā)。其間,包括日立的中央研究所、半導體業(yè)務部、元器件開發(fā)中心、爾必達內存(借調)、Selete(借調),他的工作崗位不斷變換,最終因接到公司提前勸退的通告而離開了日立。
“雖然最初沒有辭職的想法,但先后3次接受了離職的面談,最后我下決心辭職”。然而,40歲之后的跳槽比想像的更難?!俺^了40歲,日本的企業(yè)甚至都不見你”。湯之上送出去的簡歷多達23份。然后,他跳槽到了發(fā)出第23份簡歷時接受與其面談的公司里。但也因故于大約半年后辭職。
最終將其從這種不穩(wěn)定狀況中挽救出來的,是他2000年憑借“有關半導體元件微細化課題的研究開發(fā)”這篇論文獲得的京都大學工程學博士學位。可供他跳“槽”的職位除了企業(yè),還擴大到了大學。之后在2003年,他分別在日本長岡技術科學大學及同志社大學獲得了工程學研究及社會科學研究職位。
湯之上表示,當時為其打開通往大學之路的,是“在學會及Selete公司認識的、日立公司以外的朋友及熟人”。為湯之上給大學寫推薦信的,是憑借《半導體立國梅開二度》(日刊工業(yè)新聞)一書聞名的日本一橋大學教授藤村修三。在其后的人生歷程中,在Selete工作時的上司以及在同志社大學結識的人起到了關鍵作用,使其得以參與到新的工作及項目中。本文開頭的那句話,就是他在介紹自己的人生中人緣有多么重要時說出的。
“技術人員對各種各樣的事情懷有興趣、并以開放的心態(tài)對待生活,日后會從中受益“,藤村修三這樣說。另外他還表示,現(xiàn)在的技術人員“高度專業(yè)化,只看到自己的專業(yè)領域。應該在40歲之前嘗試一下自己寫出晶體管的工序流程、并自己完成自始至終的工藝,借此積累驅動晶體管工作的經驗。通過這樣的實踐以便總攬全局,由此可使自己的專業(yè)領域知識更有針對性”。
編輯:芷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