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變型非易失性存儲器單元電路結構設計與Spice仿真
O 引 言
隨著微電子工藝進入45 nm技術節(jié)點,基于傳統(tǒng)浮柵MOSFET結構的FLASH存儲器將遇到極為嚴重的挑戰(zhàn),相鄰存儲器件單元之間的交叉串擾(Cross—Talk)變得顯著而無法忽略。對此學術界和工業(yè)界主要從阻變型非易失性存儲技術和納米晶浮柵結構非易失性存儲技術兩方面對下一代非易失性存儲器技術進行研究,在此設計了 RRAM存儲器單元結構并對其電路單元的延時和功耗進行仿真。
1 阻變型非易失性存儲器單元電路結構設計
基于阻變非易失性存儲器的1T1R(1 Transistorand 1RRAM Device)結構單元,如圖1所示,將1個RRAM存儲器件和1個MOS晶體管串聯(lián)組成了1個有源結構。在圖1中,當PL端輸入低電平GND,BL端輸入高電平VDD時,如果WL端輸入電平高于MOS管的閾值電壓,則MOS管溝道導通,與MOS管串聯(lián)的RRAM存儲單元被訪問,RRAM兩端被施加了一個正向的電壓降。如果該電壓降大于RRAM器件SET過程的阻變閾值,則RRAM器件轉變成低阻態(tài),即完成了寫“1”的過程。反之,當BL端輸入低電平 GND,而PL端輸入高電平VDD時,如果該電壓降大于RRAM器件RESET過程的阻變閾值,則RRAM器件又變回高阻態(tài),完成了寫“O”的過程。當 WL端輸入的電壓不足以開啟MOS管時,M0S管處相當于斷開了,對應的RRAM器件不會被訪問。
2 lTlR結構RRAM單元電路Spice仿真
2.1 1T1R結構RRAM的I一V模型
阻變型非易失性存儲RRAM器件在外加電壓下的I—V轉變特性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雙極性RRAM(Bipolar RRAM),即電阻的轉變發(fā)生在相反的電壓極性上;另一種是單極性RRAM(Unipolar RRAM),即電阻的轉變發(fā)生在同一電壓極性上。此外,還存在一種特殊的情況,就是正反極性的電壓作用都可以使得RRAM的狀態(tài)轉變?yōu)橄喾礌顟B(tài),稱為無極性RRAM(Nonpolar RRAM),但在具體應用中主要考慮上述前兩種類型。所以,圖2分別給出了雙極性RRAM和單極性RRAM的I一V模型。
雖然通過實驗可以得到單個RRAM存儲器件的擦寫速度和功耗,但它與1T1R結構整個存儲單元的速度和功耗存在很大不同,因為需要考慮MOS管可能引入的對存儲單元速度和功耗性能的影響。
2.2 RRAM單元電路延時特性的Spice仿真與分析
基于上面建立的雙極型和單極型RRAM模型,針對圖1所示的1T1R存儲單元結構,使用Spice電路仿真軟件對RRAM單元電路部分引起的延時特性進行了仿真。
如圖3所示,對于雙極型RRAM存儲器,SET過程比RESET過程明顯慢得多。而且在SET過程中,器件的阻變閾值uT越大,寫操作的速度成量級的變慢;在RESET過程中,隨著器件的阻變閾值變大,寫操作的速度變慢的趨勢較緩和,并且趨于飽和。這可能是因為MOS管本身溝道傳輸?shù)脑绰┎粚ΨQ性。此外,隨著MOS管尺寸減小,1T1R結構存儲單元的存儲速度變慢,這可能是由于MOS管的工作電流隨著尺寸的減小而減小,所以驅(qū)動RRAM器件電阻轉變的能力減小。[!--empirenews.page--]
圖4與圖3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圖4中單極型RRAM存儲器SET過程和雙極型SET過程是一致的,隨著器件尺寸減小整體變化趨勢相同。但是,對于RESET 過程,單極型RRAM的存儲速度比SET過程要慢,同時在RESET過程比SET過程減慢的更嚴重,這與雙極型RRAM不同。但是這也符合上面對雙極型 RRAM的RESET過程的判斷,雙極型RRAM利用了MOS管的雙向不對稱傳輸?shù)奶匦?,而單極型RRAM的SET和RESET過程都是在正電壓下完成的,在SET過程中,RRAM處于高阻態(tài),兩端分壓大,容易獲得驅(qū)動電阻轉變所需的電壓降,寫的速度快;而在RESET過程中,RRAM處于低阻態(tài),需要更多的時間獲得足夠驅(qū)動電阻轉變的電壓降,寫的速度慢。
由此可知,基于1T1R存儲單元結構,雙極型RRAM存儲器比單極型RRAM存儲器更有優(yōu)勢,因為其RESET過程的寫速度要快得多,達到一個量級以上。同時,如圖3和圖4所示,1T1R存儲單元結構對單極型RRAM存儲器的RESET過程的驅(qū)動能力也有限,只達到1 V左右,這就增加了在1T1R單元存儲結構中使用單極型RRAM存儲器的限制。
在圖5中,以SET過程為例,反映了BL和WL端的輸入脈沖電壓值uP對RRAM器件速度的影響,并針對180 nm,90nm和65 nm MOS管的情況進行了比較。由的延時圖可見,隨著BL和WL端的輸入脈沖電壓的增加,基于1T1R結構的RRAM存儲單元在SET過程的寫速度總體上是不斷增加的。這說明基于1T1R結構的RRAM存儲器存在對高速度和低功耗要求的矛盾,需要在具體設計中進行折衷考慮。需要注意的是,當前討論的所有延時都是1T1R結構中MOS晶體管對存儲電路單元造成的延時影響tMOS,并沒有考慮RRAM器件本身的延時tnRRAM實際應該是 tDELAY=tMOS+tRRAM。
2.3 RRAM單元電路功耗的Spice仿真與分析
基于上面建立的雙極型和單極型RRAM模型,下面針對圖1所示的1T1R存儲單元結構,使用Spice電路仿真軟件對RRAM單元電路部分造成的功耗進行了仿真。
由于雙極型和單極型RRAM存儲器的SET和RESET過程的電阻轉變所需的驅(qū)動能力不同,圖6和圖7分別為對應的器件對1T1R結構存儲單元總功耗pM的影響,并同時比較了對應180 nm,90 nm和65 nmMOS管的情況。
由圖6和圖7可以看到,無論是雙極型還是單極型RRAM存儲器,RESET過程的功耗比SET過程要大得多,可能是因為RESET過程中,RRAM處于低阻態(tài),流過單元電路的電流很大;而SET過程中,RRAM處于高阻態(tài),流過單元電路的電流很小。
另外,無論是雙極型還是單極型RRAM存儲器,1T1R結構的存儲單元的總功耗與MOS管的尺寸無關。這也表明,隨著MOS管的尺寸減小,對適用于1T1R存儲單元結構的雙極型和單極型RRAM器件性能指標的要求都更加嚴格。
3 結 語
針對阻變非易失性存儲器技術,設計了基于1T1R結構的存儲單元,并使用Spice仿真軟件,對基于1T1R結構的雙極型和單極型的RRAM存儲單元電路的速度和功耗特性進行模擬仿真,并對結果進行總結和分析,為RRAM器件的進一步應用提供參考和幫助。